• Troca de idioma e taxa de câmbio
  • Preferências
    Cor de subida/descida
    Hora de Início-Fim da Variação
Web3 Exchange
Blog da Gate

A sua porta de entrada para notícias e ideias sobre criptomoedas

Gate.io Blog Gate.io研究院:区块链的应用价值与发展趋势(下)

Gate.io研究院:区块链的应用价值与发展趋势(下)

16 July 17:40


NFT

NFT的唯一标识性价值被挖掘,NFT概念在今年一季度成为市场新风向标,尽管销售额近期有所回落但总体出现飞跃式增长。同时,活跃钱包数在市场行情下滑时未出现像销售额的巨幅下跌,反而小幅上升,或可说明投资者对于NFT仍具投资信心。


来源:Tbanic,图片:Gate.io研究院


当前NFT市场的数字Token鱼龙混杂,代币发行的开放性和低门槛使得价值锚定出现严重背离,故可期待未来在这一方面的机制逐渐完善后会有新一轮的增长。在NFT领域中,资产上链会是持续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区块链中实现低成本的“万物可上链”、“万物附价值”。


3.3.2 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1 区块协作
区块链诞生以来,市场长时间聚焦加密货币的金融投机,而区块链技术本身能体现的数据信息协作的价值一定程度上未得到重视。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泥潭,但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远程协作分布式办公掀起一阵“基于数据经济的协作模式” 的热潮。


区块协作的两大应用
区块链技术赋能企业协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有:DAC和供应链。

DAC:新型协作
分布式自治系统DAC(Distribut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其实是去中心化组织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改进,是对DAO无所不包的应用边界具象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业组织”当中。DAC是指通过一系列公开公正的规则,可以在无人干预和管理的情况下自主运行的组织系统。DAC是为了实现某个具体的商业目标,通过程序设定一套标准化规则,DAC成员之间进行协作,不断创造价值。DAC可以是某种数字货币,如比特币,通过一套标准化规则激励各个节点来维护数据安全,也可以是一个系统或实体机构等。

本质上,DAC可以理解为构造一种新的开放性的组织模式和商业系统,完善市场运行制度,克服传统公司之间协作和治理方面的高成本、信息不透明、管控过程黑箱和交付结果不达标等问题。


Metis协议是以太坊layer2的搭建DAC跨域协作的项目,其愿景是任何一方基于Metis协议可以构建一个DAC与分布式的其他方进行各种跨域协作,并对DAC中写作的过程进行管理。其主要通过MSC元质押合约进行协作方治理,通过ComCo框架进行协作过程管理。
* 协作方治理:融合了Staking Economy、Optimistic Rollup算法、博弈论和智能合约等机制,创新地提出MSC元质押合约(Meta Staking Contract),将质押保证金作为元协作双方履行条款或承诺的保障。在协作过程中,任何一方违反条款,守约方可申请仲裁,待退回的质押保证金会被回撤,元协作被解冻,仲裁官介入并对违约方进行惩罚。
* 协作过程管理:通过ComCo管理框架,协作双方在链下商议确定协作内容,链上只需公布协作结果的共识状态。


Metis通过以上两方面在跨域协作上寻求可行方案,将经济价值数据化、标准化和结果可衡量化。不管是DAO还是DAC,其作为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备受关注的原因是其独有的特性:自动执行的统一规则、透明度、权益相关者表达诉求的便捷性;快速、无边界的业务决策;组织范围内的投票参与,这些正是能解决当下跨域合作当中出现的一些痛点。


供应链:信息共享
融合区块链供应链平台,搭建金融机构、产业链核心企业、链属企业、供应商等多方联盟信任体系和价值网络,构筑核心企业信用,降低产业链结算成本、融资成本、增强资金和资产流动性,促进整个供应链生态良性发展。在金融场景应用中,针对区块链股权的PlatONE和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蚂蚁链走在行业的前列。这一部分也将主要讨论区块链股权和供应链金融两个方面。



区块链股权
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财产权利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也是交易的基础。
* 在传统金融领域,公司常常被法律赋予了较大的主动权来自行确立股权的权利,公司可以选择采用任何有成文记录的形式来维护股东名册,传统上上市公司多数采用纸质版进行保管,中央清算机构作为第三方公信力提供者来增强可信度;而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其背后并没有此类中央清算机构,由于缺乏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来确保每一份股权的唯一性,只能依赖工商局这种国家行政机关的公信力来进行“事后性”的确权公示,这样不免导致效率低下和违背市场经济私法原理(由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来完成权力转移,而非公权力机关)等问题。
* 另外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股权交易前的背景调查往往是很繁琐的过程,特别是当一些公司存在股权错综复杂、管理模式混乱、公司故意隐瞒信息等情况,真实可信信息的获取难度较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受到削弱;股权交易过程的繁琐、消耗时间之长等都直接影响投资者利益。


所以,当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出现时,股份确权的形式将丰富起来,股权信息将更加透明,区块链在金融股权应用方面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


在区块链股权应用方面,PlatONE是个典型的代表。PlatONE是基于隐私计算的新一代联盟区块链平台,支持企业级应用。它通过广播加密和群签名来解决个体隐私与中心监管的矛盾,通过动态加密和零知识证明解决交易隐私和登记确权的矛盾,通过安全多方计算解决机构件数据隐私和数据协同利用的矛盾。通过PlatONE,企业股权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登记确认和维护,通过分布式的数据架构来降低企业沟通与信息对接的门槛,股权数据的实时安全共享,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保障了重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在PlatONE联盟网络中,股权登记和查询平台可提高企业和股东股权登记、变更和交易等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与工商、信息服务机构的对接也更加顺畅。


供应链金融
联盟链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价值,能够在多方主体参与、信息不对称、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标的非标准的场景中得到显著的体现。
* 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上中下游企业的沟通和信息传导与共享的效率与准确性至关重要,区块链数据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整合供应链金融上的市场参与者,形成“产品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为一体的链上格局,保障金融信息透明化,打破信息孤岛。
* 由于链上数据的真实可靠及不可篡改,传统金融中的企业信用随链条拉长而减弱的问题可得到解决,链上信息的地位平等,现实的企业债务债权情况映射在链上并进行真实传递,企业信用传递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融资成本也将有效降低。


蚂蚁集团在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的探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蚂蚁链从2016年到2020年连续四年获得区块链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的全球第一,技术上可支持10亿账户规模、每日10亿交易量、每秒10万笔跨链信息处理。当前蚂蚁链的合作伙伴包括招商蛇口、英特尔、中远海运、上港集团等,与供应链上的多个节点搭建合作关系。在具体落地应用上,蚂蚁链走入大众,落地场景超过50个。


图片:Gate.io研究院


区块协作的发展趋势:开放式商业模式
从上文分析可以知道,区块链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也正在重塑商务流程、商业链条和全球经济面貌,由此可打造“开放式商业模式”。开放式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为了最大化商业价值,打破组织的界限,整合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所有知识和资源来增强企业价值。因此可以认为,地理空间层面的“跨域协作”和组织体之间的“开放式协作”的商业特点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相得益彰。


互联网发展三十年,信息传递的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互联网企业深刻影响着当今的经济格局。尽管互联网本身是开放自由的,但互联网巨头的快速发展和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得当今的经济结构逐渐变得僵化,它们利用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在市场上逐步走向垄断。垄断企业往往具有较完整的资源系统,一定程度上能产生积极的“领头羊效应”,但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这样的资源体系,或缺少资本、或缺少数据的获取渠道等。过于依赖投资的格局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往往要么被迫选择站队或被收购,要么被边缘化。另外,互联网巨头筑起行业高门槛,将信息和数据集中化占有,其他公司要获取价值信息的高成本使得他们望而却步。


本节认为,互联网实现的是信息传递,区块链的出现能实现更深层次的价值传递。通过区块链分布式和链式的信息存储结构,信息共享和数据存储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由此形成的节点间或企业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开放而可靠的协作模式便是商业模式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可以设想,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从“资本”转移到“资本+数据”,通过链上的交易行为和交易数据来描述协作各方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成效,特定行业者的垄断性问题也将得到缓解。


1.1.1.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源自传统企业和相关业务的需求,数据处理的发展与现状是信息产业发展演变而来。区块链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技术革新,欲探究区块链数据处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还得回归传统企业和业务的需求本身。

从传统数据治理到大数据治理,再到区块链数据处理
首先,数据处理的主体一直在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发展,数据生产、收集、处理、使用和监督的角色也在从单一主体逐渐角色分化。传统数据治理方式在向大数据治理发展时,传统企业就已提出提高数据决策质量、评估与监管个人隐私数据使用和促进数据共享。可以说去中心化的发展是数据处理领域的一种需求和必要结果。

其次,传统数据处理从政府治理到企业根据相关业务进行数据自治,再到大数据治理,根据其特性、目标和治理关键,整个发展过程对数据的处理提出了三个要求:可审计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可溯源问责的数据获取和共享,可验证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



图片:Gate.io研究院


区块链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的机制(上图)有助于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并提供审计、溯源和验证等解决方案。目前市场上各区块链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创新,从不同的层面各自的角度提升区块链数据处理的性能。ICP的网络被设计为在使用时,能存储无限量的状态,因此一个节点不可能维护所有庞大的数据副本。ICP利用USCIDs技术,对跨节点的状态存储进行切分,要求每一个端口维护被分配的唯一状态数据副本,完成无限量的数据存储。


对比传统与区块链数据库,在完善区块链数据处理技术性能之后,只要二者性能相当,区块链数据库去中心化、效率、安全性等优势便可体现。因此,对于数据可审计、可溯源和可验证要求较高较急迫的行业,将区块链数据处理技术率先发展的方向。本报告认为,泛金融应用和供应链等行业更可能是区块链数据处理并应用的主要领域。


数据处理的发展趋势:泛金融效率与异构数据访问 & 供应链溯源

泛金融应用领域
首先,区块链系统能够为金融支付和管理场景提供更安全、便捷的自动交易和记账服务。蚂蚁金服的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已经能够实现1分钟到账的效率,相比传统金融VISA系统的一周到账,效率提升是突破性的。所以未来区块链系统在交易验证的高实时性和高吞吐量是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VISA系统的TPS在数千笔每秒,SOL的时间证明(POH)处理机制提高TPS到5万,MATIC作为以太坊二层扩容拥有高达6万5的TPS,而TPS的数值还在一直被突破。

其次,现有金融领域存在众多金融组织,这意味着未来区块链金融领域将存在众多区块链系统,所以区块链系统在存储上的异构将是数据审计、溯源和验证的一大壁垒。所以金融区块链间的跨链交互,是解决异构数据访问问题的关键。而这或许正是DOT和CKB等公链项目技术价值实现的关键。

供应链领域
供应链包括联盟链等产业模式,产业经营过程繁杂,节点数量庞大,信息量对数据处理技术也有极大的考验。区块链系统存储并管理供应链数据,拥有对数据溯源、查询和验证等核心功能,进而提高产业过程的透明度与相关行业的安全性。但因此对于区块链数据处理能否及时和高效地发现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在溯源机制上能否开发切实有效的、基于技术和算法的自动管理体系,将是数据处理在供应链发展的关键。


1.1.1.3 安全性、隐私性
区块链隐私所面临威胁和现有保护机制
前文已多次提到区块链安全性的问题,以及本报告认为目前区块链技术的难点就是在于对去中心化、性能和安全性三个方面的权衡。所以隐私保护将会是区块链技术发展上长期面对的难点。

区块链隐私与威胁大致可以分为账本隐私与威胁、网络隐私与威胁:
* 账本隐私与威胁:分布式账本记录区块链运营中的所有事务数据,在加密资产领域、金融领域和企业间应用等方面上,区块链账本都主要记录交易数据。而目前区块链行业内,交易模型主要为UTXO模型和account模型两种。所以隐私内容主要是交易内容、账户地址和用户身份等信息,这些信息记录在公开的区块链账本中,面临着攻击者的威胁。
* 网络隐私与威胁:区块链系统运营的本质是去中心化P2P节点间的通信,所以在增加链上扩展性的同时,节点和通信隐私面临着威胁。黑客可以通过部署监听节点,爬取网络中其他各节点的隐私信息和网络通信信息,甚至对其他节点发起攻击。


图表:Gate.io研究院


而现有的保护机制主要分为三类:通道隔离机制,信息隐藏机制和地址混淆机制。前文提到的闪电网络使用了通道隔离机制,主要通过RSMC和HTLC将交易在链下进行,将结果通报在链上进行,从而阻绝攻击,保证安全性;而以太坊和ICP都是通过其签名算法和共识机制来提高攻击成本,使攻击者入不敷出,属于信息隐藏和地址混淆机制两大类。


隐私保护的发展趋势:技术融合&分离处理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更加广泛应用,区块链系统的隐私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势必是未来该领域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但从其当下的隐私内容和所受威胁来看,区块链系统安全性提高的最大难点,依然是在与去中心化和性能两方面的权衡(比如扩容后将面临更大的节点隐私威胁)。


本报告认为其未来发展趋势可能在于两方面:一是结合其他行业技术,比如ICP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的神经网络系统(NNS),控制区块链系统的所有过程,面对黑客攻击可以让所有方恢复正常,达到安全性体验优于以太坊;二是将需求性能和安全性的链或者项目分开处理,摩根大通发起的项目Quorum通过分离公开和私有状态改进现有以太坊项目,增加私有事务与私有链上合约,增强系统隐私性和安全性。


1.1.1.4 资产/数据非同质化
确权保护的痛点及区块链的应用
版权保护问题和版权纠纷长时间以来是创作领域的痛点。中国政法大学专家李俊慧表示,当前版权在开发、管理和商业变现中,遇到的主要阻力的版权归属判定难,搬运、抄袭现象数见不鲜,版权运营的变现机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追根溯源、分布式共识等特点,和数字版权保护具有天然的契合之处,两个结合可极大降低版权维权成本、提升版权保护效率,为网络版权的存证、交易和维权提供新途径。2021伊始市场上最火热的投资主题“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便是内容确权在区块链上的体现,它定义了一种生态中不可分割的、具有唯一性的代币交互和流通的接口规范。抛开NFT的代币投机因素,区块链的应用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且该所有权存在于中心化机构或中心化数据库之外。基于这一点,区块链在唯一标识和内容确权方面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如知识产权、实体资产、身份证明、金融文件和电子存证等。

知识产权
NFT的非同质化和不可拆分性使得它与知识产权领域应用十分贴合,一幅画、一项专利、一首歌、一部影片、一段小视频、一张照片等,都可以将其在链上作为具有唯一标识性的数字资产。

实体资产
NFT几乎可以锚定现实世界的一切资产,如房屋等实体资产,将实体资产上链形成可便捷流通的数字资产,交易和价值流通的便捷能极大不动产的流动性。

身份证明
传统身份认证模式中,往往需要委托中心化机构进行信息存储,透明度和安全性问题难以保证,再加上身份认证的低效率、存在不科学的流程、个人信息被特定企业控制而非个人等,传统身份管理模式需要创新。区块链可实现个人行为全记录,如身份属性、生物信息、个人特征等,具体来说包括出生证明、身份证、驾照、学历证明和护照等,再到个人征信、奖惩记录、社交资料、线上浏览记录等。将个人的数据在链上完整地记录和呈现,在一定的场景下不需要第三方验证,通过智能合约进行有效的身份交互验证,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隐私性。

电子存证
现实世界中的合同、文书等凭证均可进行链上去中心化存储。在金融应用领域,金融机构贷款交易业务频率高,一旦发生纠纷需要提交大量的案件证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海量电子证据事前存证、固证,技术上保障电子证据的真实性,保护交易数据原文等商业秘密,降低机构的证据保全成本。腾讯云推出的区块链可新取证BTOE能提供实时、高效、可信的在线取证、固证、公证服务,解决线上取证维权难题。通过细腻化取证环境,让电子数据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全流程留痕,有效解决诉讼中存证难、取整难和认证难等问题。


非同质化发展趋势:价值锚定机制待完善,通证资产实际价值落地并缩小地域价值差异
当前的NFT市场存在各种各样的非同质化资产,其中绝大多数是数字艺术品、游戏物品和数字收藏品。区块链的开放性使得喜闻乐见的“人人可发行”成为现实,但伴随而来的是发行的非同质化资产的质量参差不齐和定价乱象,市场容易被投资者的盲目投机扰动,而背离了其真正的价值和经济逻辑。故本节认为,当前NFT或区块链数据资产非同质化的确权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非同质化数字资产的定价机制和价值锚定机制不完善,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在于这两方面的改进优化。此外,通用资产的实际价值链上落地能最大程度发挥区块链在缩小地域定价差异的价值,将通用资产上链进行标准化定价,在全球全网络节点真正实现“一价定律”,削弱地域内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价值共识达到全球统一。


3.4 主要应用领域的关键成功因素与发展可行性
区块链应用最成功的发展依然是在DeFi和NFT领域,而对于企业与机构的需求,区块链技术上的应用则又是重中之重,所以区块链应用当下的发展一方面是在资本的运作,另一方面是在技术的革新或者区块链为一些传统领域赋能。本节主要探讨前文应用领域的现阶段关键成功因素与未来发展可行性,也将主要分为在资本层面上的运作(DeFi和NFT)和在技术层面的创新(区块协作、数据处理、安全与隐私、数据/资产非同质化)


3.4.1 现阶段关键成功因素

1.1.1.5 DeFi的成功是资本运作延续与创新
首先,在资本运作上,本报告并非认为DeFi和NFT没有技术(DeFi和NFT具备相应的技术成分)而是认为DeFi和NFT成功的背后主要是资本的运作,对标传统行业,其成功的关键目前具有不可复制性且区块链领域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
* 代币经济的运作。从staking原生代币到yield farming治理代币,Ox等项目最早推出staking入口并开始发行治理代币,使DeFi的抵押有了更多的效用——收益权与治理权,随后Compound和Aave等项目开始推行流动性挖矿等现金机制来汇聚大量加密资产,用户将代币锁定到平台的流动性池中,平台则在系统中积极使用代币,DeFi项目大多是紧密结合的,代币的价值便在流动中不断攀升。对比收益的吸引和投资的狂热,NFT显得更加小众。非同质化代币从价值本身上剥离供应提升需求,从加密艺术到球星卡片等产品,NFT多是多版限量或者独一无二,对于认可其价值的投资者来说,升值空间是无可限量的。


来源:DappRader(左图数据截止2021年6月,右图数据截止2020年)


* 通证经济是创新的商业范式。不论是DeFi还是NFT,没有传统金融中所谓的纯投资人和纯消费者(例如消费者要参与DeFi和NFT生态就要拥有相关通证,拥有通证便拥有了投资者人的身份),生态的参与者身份是多元的,是利益相关者,既作为利益相关者,在相关的通证价值推动上就有了一定的动力。
* 传统投资模式赋能。比如,AMM是使用恒定定价功能以任何价格进行做事行为的脸上流动性池,其大幅降低了流动性提供者的成本,Balancer和Curve等成功就预示着AMM的巨大潜力。而NFT更加切合消费市场,在传统领域早已拥有追捧者,外加上NFT还具有社交的属性,DAO等去中心化社区为其赋能、推广与炒作,作为具有实体的投资品能更快地为投资者所接受。


DeFi在提供收益的同时,还解锁了巨大的流动性。随着DeFi被更多的投资者所关注,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解锁流动性比率从20%左右攀升至40%,而今年最高已超过60%。DeFi的成功不光在于代币经济的运作与创新,还在于其与整个加密资产体系有价值相互促进的作用。


来源:QKL123,图片:Gate.io研究院


1.1.1.6 应用技术的成功源于对技术突破一直存在需求
其次,在技术创新上,从几乎每个国家都对区块链技术大力支持与发展的情况来看,国家与传统企业对于区块链应用技术上革新迭代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


来源:IT橘子,图片:Gate.io研究院


区块链应用领域发展很快,“从无到有”只经历了数年的过程,到17-18年达到应用领域增长的顶峰,尔后渐渐步入正轨开始稳步发展。论最广为人知的外部因素,2017年ICO爆发虽然存在乱想但无疑为区块链应用领域带来充足的资本以此为技术发展的前提,也让更多投资者关注到该市场;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再到2020年的全球芯片荒,互联网引领了过去20年的科技发展,而此时中美双方对彼此科技公司的限制一方面是中方科技的突破已经有可能动摇美方科技主导的地位,另一方面互联网引领的科技发展或已遇到瓶颈,再到后来全球芯片短缺。上述都反映出对技术的革新和迭代的需求,而区块链应用领域可谓应运而生,作为新兴行业,该领域技术上的突破还存在巨大空间,而且区块链应用目前业主要被用于弥补传统行业系统中的各项不足。


3.4.2 未来发展可行性

1.1.1.7DeFi与NFT的发展可行性
资源与生态

DeFi
DeFi生态资产流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
1. 去中心化交易所项目和借贷为根基的收益源头;
2. 项目代币;
3. 流动性挖矿;
4. DeFi项目之间互相调用、链成网络,进一步优化市场流动性与效率。
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总共百亿级别,单个项目借贷总量在数亿级别,DeFi锁仓量在百亿级别,而市场主流的DeFi项目总市值占市场百分比1.305%,单个项目市值不足总市场的1%。由此观之,DeFi市场在整个加密资产领域还仅是冰山一角,目前主要为投资者提供额外的投资服务,DeFi的投资并非加密资产主要投资,其还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QKL123,coinmarketcap(数据截止2021年6月22日),图片:Gate.io研究院


NFT
NFT商品在加密领域主要集中在艺术品、球星和游戏三个方面。头部市场拥有百万级别交易量,多数市场处于数十万级别。根据市场不同,商品不同,投资者不同,单个商品价值浮动区间巨大,不可一概而论,而高价艺术品多在单件百万级别,今年2月25日成交天价艺术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最终以6025万美元落槌。


来源:DappRader(数据截止2021年6月22日)图片:Gate.io研究院


该领域既有大众消费品,又有艺术品等小众收藏品,横跨范围极广。发展的空间与传统市场消费品一样,具备延续、扩展性,是一个将会非常多元化并且多跨界的领域。


发展限制条件
DeFi和NFT主要是资本运作的结果,其发展限制条件或者说行业主要风险大致可分为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市场风险在于加密资产的高波动性,币价的涨跌直接关系着DeFi和NFT。比如对于DeFi而言,抵押品跌破临界点,某些资产突然暴跌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并强制平仓,也就是历年都会发生的大规模合约爆仓。而对于NFT而言,市场的暴跌可能会影响手中NFT的价值认可,造成有价无市的情况。


技术风险一方面在于欺诈者和黑客攻击等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在于预言极喂价问题,黑客攻击或通过来自外界的虚假数据进行操纵,从而影响相关资产。


1.1.1.8应用技术发展可行性

应用范围内企业发展典型路线图
纵观区块链应用领域区块协作、数据处理、安全与隐私、资产/数据非同质化等主要倚靠技术的项目,其企业的发展路线可归纳为技术完善与生态搭建两方面。项目早期在去中心化、性能和安全性三方面上择其重点进行技术突破与完善,中后期发展企业特色并增进“三方面”的权衡,同时以生态搭建为主扩大商业与扩展经济模式。


区块链行业相较传统市场募资难度更低,产业更新,市场关注度更高,相关项目较容易完成早期发展,本报告认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将在中后期如何将发展延续与将企业存续下去。

以ADA和蚂蚁链为例:
Cardano
Cardano从开发模型重构区块链开始,首先实现网络的平稳将系统核心更加去中心化,然后开始将开发的重点放在生态/DAPP的搭建上,允许技术和非技术用户都在网络上创建并执行智能合约,开展大规模DAPP平台生态的营造。



来源:ADA官网,图片:Gate.io研究院


Cardano规划的未来是在生态大规模搭建成功之后,踏入“Basho”和“Voltaire”时期,即同以太坊一样具备生态之后开始继续需求“三方面”权衡上的突破,Cardano的第一步在性能上的优化——提高扩展性和互操作性(重点发展在侧链技术),第二步将回归去中心化——让系统的运营更加社区自治更加去中心化。从路线图上来看,Cardano未来的规划与以太坊类似,并未突破以太坊的进度,其技术上发展的重点按去中心化 性能 性能 去中心化的顺序在进行。

蚂蚁链
蚂蚁链是个典型的区块链技术产品开发企业案例,目前开发的产品除了前文提及的区块协作方面的联盟链,还涵盖了本文所探讨的其他三个方面——数据处理、安全与隐私、资产/数据非同质化,是一个全方位的区块链产品平台。


来源:antchain


根据蚂蚁链的商业路线图表明,其打造全方位的技术产品的同时,逐步搭建中国境内与国际接轨的大规模生态。其发展路线印证了生态搭建对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antchain


发展限制条件
综合3.3与4.2.2中的调研,区块链应用技术层面的发展存在两方面的限制:
首先是在去中心化、性能和安全性上的权衡。目前公链龙头以太坊完成网络稳定环境之后,开始试图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同时寻求性能上的突破——扩容。而ADA经历和以太坊类似的发展之后,发展的重点在利用侧链技术实现互操作性同时更加提升性能,而其最终的路线将再度回归去中心化的议题。技术在这三方面上的权衡将继续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攻克难题。
其次是生态搭建。项目完成自有技术后,生态的大小将决定项目发展潜力的大小。2.1中数据显示,同时期起步、同样是技术发展重点在跨链的项目DOT和CKB,搭建出生态大小的不同让二者的市值排名目前分别在第8位和第111位(根据coinmarketcap统计)。而如何公链赛道一样,项目越来越多,技术形成一定的模板,技术突破要求越来越高,新进项目进入市场的难度加大,生态搭建或将成为主要的限制条件。


4. 总结
比特币本身的技术特点和缺陷,再加上以太坊为主的公链生态,打造出了现有的区块链应用领域。所以现有区块链价值的体现,一方面在于对比特币技术的延续,另一方面在弥补比特币技术的缺陷。另外,公链围绕比特币已形成多元化的发展,公链系统的发展趋势,其一是围绕去中心化、性能和安全性三方面的进行权衡,并辅以对任意区块链和任意资产间的跨链技术;其二是特色化的技术开发道路。而特色化的公链技术发展道路又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充足资本,扩大规模与市场运营,在去中心化、性能和安全性中发展重点技术,提供供应,寻找需求,进而抢夺市场;二是开创自有领域,创立特色的企业愿景;三是将区块链与其他高新技术结合,创建其他新进企业难以实现的技术。


本文认为,区块链应用延续比特币技术和公链技术之后,资金层面运作的重点在DeFi和NFT,技术发展的重点在区块协作、数据处理、安全与隐私、数据或资产非同质化四个方面。在未来加密货币和区块链价值共识的增强将提高DeFi和NFT生态的参与率和使用率,layer2的技术改进将进一步降低二者的交易成本,DeFi项目中支付和资产上链具有更好的前景,NFT在短期价格泡沫后的资产价值发现回归理性。在技术层面,区块协作可以将跨域协作的概念延升到行业的可重构开放式商业模式,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将可能从“资本”转移到“资本+数据”的模式;数据处理的发展将主要在泛金融应用和产业供应链两个领域,前者发展的关键在性能高TPS和跨链交互上,后者发展的关键在数据处理的及时与高效性上;安全与隐私的完善可以结合其他行业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或者将需求性能和安全性的链或者项目分开处理;资产/数据非同质化还需将价值锚定机制完善,并可以将通证资产实际价值落地且缩小地域间的价值差异。


本报告在最后也试图回溯目前区块链应用的关键成功因素,佐证发展趋势的可行性和归纳发展即将面临的限制条件。然而区块链作为新兴行业,资本运作模式和技术更新迭代都在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生,对于区块链应用的想象和发展空间或许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所以本文只能以现有主要应用进展和发展现状展开想象,无法做到全景复盘与深度预测。


5. 参考资料
1. Dominic Williams(2019). DFINITY In A Nutshell — A Non Technical Introduction. DfinityFun. Available at: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957331367088.htm
2. DfinityBase(2021)。从“不可能三角”谈DFINITY和以太坊。Available at:https://www.bishijie.com/shendu/196596.html
3. 于戈,聂铁铮,李晓华,张岩峰,申德荣,鲍玉斌(2019)。区块链系统中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挑战与 展望。计算机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Available at:http://cjc.ict.ac.cn/online/cre/yge7-20191030123019.pdf
4. 孟小峰,刘立新(2020)。区块链与数据治理。《中国科学基金》2020年第34卷第1期。
5. 张奥,白晓颖(2020)。区块链隐私保护研究与实践综述。软件学报。Available at:http://www.jos.org.cn/html/2020/5/5967.htm#outline_anchor_56
6. Cardano白皮书。Available at:https://docs.cardano.org/introduction/
7. Polkadot白皮书。Available at:https://polkadot.network/PolkaDotPaper.pdf
8. Solana白皮书。Available at:https://solana.com/solana-whitepaper.pdf
9. The internet Computer白皮书。Available at:https://sdk.dfinity.org/docs/interface-spec/index.html
10. Matic Network白皮书。Available at:https://github.com/maticnetwork/whitepaper
11. Algorand白皮书。Available at:https://www.algorand.com/technology/white-papers
12. 任万盛(2020)。2020年全球区块链专利排行榜TOP100,中国 52 家公司上榜。零壹智库。Available at:https://www.01caijing.com/article/266206.htm
13.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2021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Avalaible at: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210319-1035cd0b.html
14. Stefan Grasmann(2020). Yield Farming-large holders’ chartered? Avalaible at:https://www.ccvalue.cn/article/451558.html
15. Modesta Jurgelevičienė,Ian Kane(2020). 2020 Dapp Industry Report. DappRader. Available at:https://dappradar.com/blog/2020-dapp-industry-report

6. 附录


声明
因出具该研究报告,特做出如下声明:
* 本研究报告是内部成员通过尽职调查和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旨在对区块链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并不能完全以此来预测相关项目代币的价格影响。
* 本研究报告非衡量研究对象本身价值、以及其相关项目发行代币价值的工具,不构成投资者做出最终投资决策的全部依据。
* 本研究报告引用的项目资料来源自内部认为可靠、准确的渠道,因为存在认为或机械错误,信息均以获取时态为准、内部成员对研究报告中所依据的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准确度、完整性以及及时性进行了必要的核查和验证,但对其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陈述或担保。
Desembrulhe a sua Sorte e Ganhe um $6666 Prémio
Registe-se agora
Reivindicar 20 Pontos agora
Exclusivo para novos utilizadores: complete 2 passos para reclamar Pontos imediatamente!

🔑 Registe uma conta no Gate.io

👨‍💼 Completar o KYC em 24 horas

🎁 Reivindique Recompensas de Pontos

Reclamar agora
idioma e região
taxa de câmbio
Ir para Gate.TR?
Gate.TR está online agora.
Pode clicar e ir para Gate.TR ou ficar no Gate.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