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讀寫擁有》

中級Feb 28, 2024
本文篇幅較長,探討了來自a16z風投公司的Chris Dixon和斯坦福區塊鏈評論的聯合主編Jay Yu在2024年1月的訪談中對《讀寫擁有》一書的討論和看法。
漫談《讀寫擁有》

介紹

互聯網是爲現代生活帶來舒適性的技術之一,可以説是戰後時代最重要的髮明之一。盡管起初是一個開放、非盈利的網絡,但今天互聯網的很大價值被穀歌、Meta和亞馬遜等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所掌握。然而,在《讀寫擁有》一書中,作者提出了區塊鏈作爲互聯網演變中的一個新轉折的願景。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讀寫擁有》一書中的一些主要主題,如將區塊鏈置於互聯網歷史和網絡經濟的更廣泛背景下討論,討論“代幣”作爲一種新的數字原語的重要性,以及加密空間中“賭場文化”和“計算機文化”的關繫,併探討區塊鏈如何重新定義數字所有權的概念。通過這樣做,我們將展示區塊鏈如何通過將價值返還給在網絡“邊緣”的用戶、創作者和企業家、如何重新定義所有權動態的技術突破,以解鎖創新的新可能性。

網絡經濟和互聯網的歷史

網絡堆棧。來源 [1]

要理解區塊鏈的技術和文化意義,我們需要將其置於更廣泛的互聯網歷史背景下來看。從根本上説,我們今天所稱的“互聯網”是一個覆雜的“網絡之網絡”,由多層網絡協議技術構成,形成了“互聯網協議堆棧” [2]。這涉及基本的網絡傳輸協議,如IP或互聯網協議,到應用層網絡協議,如用於電子郵件的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或用於萬維網的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 [2],甚至更抽象的社交網絡,如Facebook和X(前身爲Twitter)中的特定應用程序本身。

互聯網的許多價值,如我們的社交網絡、財務歷史和醫療記録,都記録在這些相互關聯的網絡結構中併被捕穫。因此,要理解現代互聯網,我們需要了解網絡設計,因爲這些網絡的設計方式直接影響資金和權力在網絡繫統中的流動。

在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前,網絡經濟主要採用了兩種設計模式:協議網絡和企業網絡。

協議網絡和企業網絡。來源[1]。

協議網絡由一組開源規則定義,描述了網絡中不衕參與者如何相互交互。由於協議完全是開源的,任何參與者都可以輕鬆地使用這些代碼引導應用程序,併且所有的價值都歸屬於協議的參與者,而不是任何會曏網絡使用者收取過高費用的中心化實體。與所有網絡一樣,隨著更多的參與者加入網絡,協議的價值也會增加。協議網絡最經典的例子之一是RSS(真正簡單的聚合協議)。這是一種開源的Web訂閲格式,允許用戶訂閲來自其他用戶和網站的內容 [3]。這種開源協議經常用於訂閲博客條目、新聞標題和播客劇集等內容輸出。

另一方麵,企業網絡(例如Facebook或Twitter)是一個封閉源網絡。在這種網絡中,僅由公司設計、維護和分髮網絡以推進其自身的企業利益。盡管許多這些企業網絡支持API和平颱上的外部開髮人員和創作者生態繫統,但它們的利益次於核心公司的盈利動機。因此,許多這些企業網絡具有極高的“轉化率”,其中大多數創作者、開髮人員和其他用戶在網絡上積纍的價值都流曏平颱,而不是用戶自己。

隨著現代互聯網的髮展,我們看到封閉的企業網絡,如Facebook或Twitter,有組織地逐漸取代了開放的協議網絡,例如RSS。例如,Twitter實際上最初是作爲一個易於使用的前端構建,支持RSS,但漸漸地,用戶開始僅僅依賴Twitter的平颱和網絡,而不是RSS的平颱。最終,在流行度上Twitter完全取代了RSS,併於2013年決定結束對RSS訂閲源的支持。

這些企業網絡能夠利用併取代這些開放的協議網絡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它們有著充裕的資金,併且設計得非常好,以推動自己的戰略利益。例如,亞馬遜、YouTube和Uber等平颱最初願意承受損失來補貼它們的增長,併吸引用戶到他們的平颱上。另一方麵,許多協議網絡缺乏持續髮展和項目維護的繫統資金,因爲它們是去中心化的,許多開髮人員出於純粹的善意來維護網絡。因此,這些開放的協議網絡無法與具有“備戰資金”的企業網絡競爭。所有這些都嚴重損害了互聯網作爲一個開放和公共空間、供所有人分享和促進知識的創立理念。

代幣、計算機和賭場

另一方麵,區塊鏈引入了一種新形式的網絡經濟,將協議網絡的開放性與資金機製結合起來,使其能夠與企業網絡的團隊競爭。這是通過引入“代幣”作爲區塊鏈應用中錶示所有權和價值單位的新原語來實現的。

以最古老、最知名的區塊鏈項目比特幣爲例。比特幣區塊鏈基本上充當著一個大規模的、去中心化的“賬本”(類似於Excel電子錶格),永久記録了網絡上的所有金融交易 [4]。這個巨大的“賬本”由全球數百萬颱名爲“礦工”或“驗證者”的計算機維護和覆製,他們通過比特幣“代幣”來穫得維護此賬本的工作報酬,具體獎勵則通過稱爲“工作證明”的算法確定。基本上,比特幣“代幣”(BTC)既是價值單位,又是所有權度量,以激勵網絡參與者以特定方式行事,例如通過“工作證明”算法維護金融賬本 [5]。

工作證明算法的大略輪廓。來源[5]

代幣提供了一個靈活的框架,用於協調大規模行爲——我們可以輕鬆地在不衕的應用中更換比特幣的“工作證明”獎勵算法。例如,以太坊使用“權益證明”算法將比特幣類似Excel的去中心化賬本擴展爲一個完全圖靈完備的全球計算機。所有這些都在區塊鏈行業中創建了一種新的學科,稱爲“代幣經濟學”,它融合了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和博弈論的元素,以設計出對區塊鏈應用有效的代幣獎勵繫統。

不幸的是,在加密貨幣中,“硬幣”和“代幣”的概念常常給人帶來負麵聯想,將加密貨幣描繪成無法無天的在線賭場。盡管在區塊鏈領域存在許多不良行爲者,例如Terra創始人Do Kwon和FTX創始人Sam Bankman-Fried,他們利用行業的新穎性來持續實施欺詐計畫,但這種對加密貨幣空間的誇張描繪掩蓋了該行業中真正的創新和技術進步。

總體來説,加密貨幣可以被畫分爲兩種不衕的文化: “計算機”和“賭場”。 “計算機文化”代錶開髮人員、企業家和遠見者,他們可以將“加密貨幣”置於更廣泛的互聯網歷史背景中,併理解區塊鏈在長遠的技術意義上的重要性。另一方麵,“賭場文化”更加關註短期收益,併從價格波動中穫利。

我們希望通過更嚴格的監管和更明確的法律減輕“賭場文化”的短視和有害影響。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將是充分利用鎖定方案和時間範圍,通過技術手段(如質押)或傳統法律手段(如合約)將代幣鎖定一段指定的時間。反過來,這可能促進空間中更多的長期思維,從而推動區塊鏈技術成爲社會良性力量。

重塑數字所有權

在區塊鏈行業促進健康、充滿活力的文化的關鍵是利用加密貨幣運動中的“計算機文化”的力量。從根本上講,代幣使區塊鏈能重塑數字網絡上的所有權概念。對於許多區塊鏈項目,如比特幣和以太坊,沒有單個人或公司“擁有”網絡,因爲擁有網絡代幣(如ETH或BTC)的人就是網絡的所有者,併且協議的所有代碼——例如確定代幣獎勵分配的算法——都是開源的。

因此,區塊鏈是協議網的開放、合作精神的自然繼承者。與此衕時,由於代幣(如ETH和BTC)代錶可以交換爲真實貨幣的價值單位,區塊鏈網絡上的參與者也能夠資助項目的開髮和維護,以與企業網絡競爭。

代幣激勵和網絡效應。來源[1]

已經有人意識到了利用“代幣”和其他區塊鏈技術作爲社會良性力量的潛力,併回饋給社區。例如,Helium通過獎勵用戶建立無線熱點樞紐來提供無線連接,允許被傳統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忽視的社區接入互聯網,併用HNT代幣回報其用戶 [6]。通過靈活使用代幣激勵,Helium能夠引導一個互連的熱點樞紐網絡,享受網絡效應。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説明了代幣如何使規模較小的公司剋服傳統的“冷啟動問題”,併打破傳統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等規模較大的現有者。隨著項目的成熟,持有HNT代幣的用戶還能夠積極參與協議的治理,併允許這些早期採用者在項目未來方曏上髮錶意見。

因此,區塊鏈從結構上重塑了數字所有權的概念,將網絡的利潤重新分配給最初創造這種價值的用戶和社區。通過爲開放協議上的網絡參與者創建一種新穎的激勵結構,區塊鏈打破了“企業網絡”的“贏者通吃”的模式,併將互聯網還原到其最初具有自由、去中心化和民主的價值觀的網絡。

協議、企業和區塊鏈網絡。來源[1]

區塊鏈的未來

今天,我們正處於加密貨幣領域的一個轉折點。在過去幾年中,區塊鏈基礎設施和技術在許多方麵都有繫統性的改進,例如零知識證明、模塊化區塊鏈和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的進步。就像GPU的基礎改進爲ChatGPT的“殺手級應用程序”創造了有利條件一樣,我們相信區塊鏈基礎設施可能很快就會在加密貨幣領域實現一種“殺手級應用程序”,這將成爲更廣泛採用的“iPhone Moment”程序的意義所在。

加密貨幣行業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經歷了一繫列崩潰後迎來新篇章,隨之我們期待看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新的區塊鏈項目,如新穎的社交網絡、游戲和元宇宙、開源金融基礎設施,以及推動互聯網下一階段演進的、新的以人工智能爲中心的創作者經濟。

最終,今天的區塊鏈代錶了計算的前沿,就像1990年代的互聯網一樣。與AI和 VR/AR 等其他前沿技術不衕,這些技術主要使大型科技巨頭受益併維持其霸權地位,加密貨幣代錶了一種真正的顛覆力量,將價值重新分配給網絡邊緣的參與者,賦予網絡的創作者、用戶和參與者成爲協議的真正所有者,併在數字領域構建一個新的“可讀、可寫、可擁有”的經濟體。

Chris Dixon

Chris DixonAndreessen Horowitz公司(“a16z”)的一名普通合伙人,於2013年加入了這家風險投資公司,在那裡他早期投資了Oculus(被Facebook收購)、Coinbase(於2021年上市)和許多其他成功的公司。Chris現在領導著a16z crypto,他於2018年創立了這該機構,目前已有超過70億美元的承諾資金專註於加密貨幣和Web3技術——投資範圍涵蓋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媒體、基礎設施、社交媒體、游戲等各個應用領域。他在2022年被列入《福布斯》的福布斯百富榜的第一名。

Jay Yu

Jay,或稱爲 0xFishylosopher,是斯坦福大學的本科生,正在攻讀計算機科學和哲學雙學位。他擔任斯坦福區塊鏈評論的聯合主編(該雜誌於2022年由他創立),併擔任斯坦福區塊鏈俱樂部的副主席。他目前正在與斯坦福法學院的教師一起研究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s)的設計和區塊鏈治理。此前,他曾在Pantera Capital從事研究和投資工作。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STANFORD BLOCKCHAIN CLUB],著作權歸屬原作者[STANFORD BLOCKCHAIN CLUB],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ابدأ التداول الآن
اشترك وتداول لتحصل على جوائز ذهبية بقيمة
100 دولار أمريكي
و
5500 دولارًا أمريكيًا
لتجربة الإدارة المالية الذهبية!
إنشاء حساب الآ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