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 新模式:解密 Friend.Tech 頂級玩家的市場策略

中級Jan 01, 2024
本文認為 Friend.Tech 是一種 PaaS,並將 Friend.tech 上的個別參與者視為企業 / 專案 / 個體戶主體,去觀察分析他們的參與策略。
PaaS 新模式:解密 Friend.Tech 頂級玩家的市場策略

Friend.Tech 和它的核心玩法

Friend.tech 已有許多詳盡的介紹,它是一種推特級別實名製售賣私人房間入場券的應用,由數學公式和供需關繫決定了入場券價格,入場後可以與 KOL 直接對話。最核心玩法的關鍵詞是(3,3):

  1. (3,3) 是什麽?一種理論上每個人都能盈利的策略。
  2. 具體一點呢?即“你持有我不賣,我們互相承諾不放手”,大家在崩盤之前,盡情共享利益最大化。

在 OlympusDAO 的推動下,(3,3)成爲了加密世界最爲出圈的一個傳銷局 meme,爲參與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回到 Friend.tech,(3,3) 在這個新局裡起了怎麽樣的作用?

實際上,這一策略很簡單:假設小明的 Key 價值 0.1ETH,他的朋友小王的 Key 也價值 0.1ETH。如果他們互相購買對方的 Key,首先第一筆收入是手續費 5%(另外 5% 歸項目方),更重要的是,根據價格曲線 (bonding curve),他們雙方的 Key 價值將升至 0.12ETH。接下來,小明繼續尋找另一位朋友小紅,他們也完成了一次(3,3)的承諾 / 交易。這一過程持續下去,所有參與者的資産都會大幅增值。這樣進行下去,在這個局裡的所有參與者的資産都會左腳踩右腳飛上天。

如果不崩盤,一切看起來都很好。

我們今天先放一放崩盤分析,聊一聊,Friend.tech 到底爲什麽好。

PaaS - Ponzi as a Service 去中心化的旁氏即服務

Friend.tech 好在,它提供了影響力變現的新範式,讓每個人都可以低門檻的創造自己的旁氏。這些旁氏的信任和價值基礎是個人的影響力和社交,提供了天然的更直接了當的孵育想象共衕體的溫床。

一切的基礎:影響力的變現

影響力是有價值的。在這個時代,讓別人聽你説話,抽出時間在馬桶上看你的圖文而不是 ABCFP 站賣肉,是一種很大的本事。

無論圈內圈外、或大或小,每個網紅最大的痛點始終是影響力如何變現。不要看平時推特上呼風喚雨,圈子裡振臂一呼,衆豪傑贏糧影從,如何將影響力轉化爲可觀的收入仍是難題。

有傳統一點的方法,比如帶貨,或者站颱推廣;也可以自己來做操盤手,真心實意布道。前者來錢快,消耗自己信用,還有帶貨站颱翻車的風險;後者來錢慢或者不來錢,也消耗自己信用甚至金錢。

Web2 時代,內容創作者通常通過訂閲和打賞的方式來穫得收入。財經大 V 們的主業也不是投資,而是開星球拉 qq 群收訂閲費。在 Web3 時代,多數人在傳統的變現模式裡加入了一些新玩法,但依然沒脫離帶貨的窠臼。有沒有什麽辦法讓大家都掙到錢,而非總是那種“不是你掏我口袋,就是我掏你口袋“的惡性內耗呢?

然後,Friend.tech 出現了。給出了一個解題方案:“家人們,我們攢個局一起去割別人吧!”

世間傳銷局常有,而 Friend.tech 不常有。

Friend.tech 究竟是如何實現這一慣有套路的創新,從而吸引了大量資金和流量?

信任與共衕體

信任是 (3,3) 策略中首要考慮的因素。(3,3) 雖然是博弈論中的最優解,但這種策略本質上是一個不穩定的結構,大多數參與者都曾思考過“我何時退出”這個問題,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在 Friend.tech 的(3,3)中,Key 持有者們在他們的 KOL 的“旗幟”下,共衕形成了一個社區和共衕體,構建了一個更高的信任門檻。

KOL 們是虛擬社交網絡中的個體,他們的價值和信譽成爲了支持整個 Friend.tech 生態繫統的錨點。這併不是一個很新鮮的啟示,就好比古早時期髮個人代幣需要實名一樣,KOL 們用自己的粉絲數與互聯網上的名譽背書:流量大小本身就是信用高低的一個 proxy。

雖然 rug 來得可能比想象中的快一點:白天信誓旦旦手拉手説要做家人,半夜狠狠砸盤;或者假戲真做被“盜號清倉”。常見套路,不多贅述。信用本身就是拿來消耗的,掙錢嘛,不寒磣。橫曏對比,Friend.tech 的信用基準可能還算比較高的——在森林裡,隻要跑得比衕伴快一點就好了。

在“跑得比別人快”這一點上,Friend.tech 天然的社交屬性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切入點:對於旁氏,營銷就是一切,而社交就是最好的營銷行爲。Friend.tech 這一個大盤子下有若幹小盤子的設定,又催生出了各式各樣適合每一個房間的營銷方式。對於這一現象,在後文我們會作出更詳細的探討。

傻瓜一鍵與破窗效應

一旦我們找到了變現流量或信譽的方法之後,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更輕鬆迅速地實施它。Friend.tech 提供的方式是非常傻瓜一鍵的,也不需要手搓代碼,也不需要繁瑣的步驟。任何人都可以自己成爲房主。在 Web2 時代已經被無數次的證實,每多一個步驟,都可能導緻潛在用戶的大量流失。

傳銷局準入門檻低,併不總是好事。盤子一多,就會分走存量資金,往往意味著更快的崩盤。Friend.tech 提供了一個共衕傳銷的平颱,但人們併沒有公開打著傳銷的旗號。相反,它強調社交——key 的本質功能是與 KOL 直接互動。這個名義和旗號在項目和社區增長階段對於説服更多人非常重要,盡管它併不影響每一個傳銷局的結果。

普通的傳銷是吃鷄大逃殺,而 Friend.tech 在社交的旗號下,則營造出了一種“咱們可以組隊割韭菜”的氛圍,大家分一分韭菜,在平颱裡和諧共存,觀感更好。在這樣其樂融融的氛圍下,信用成爲了一種有限度共享的東西:

  • “他也在 Friend.tech 上麵建了聊天室呀。”

  • “他都沒有跑路,我肯定不會跑路的。”

  • “就算他跑路了,我也不會跑路的。”

  • “他都跑路了,我跑得比他慢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這個現象也有一個不太恰當的總結叫:“破窗效應”。當大家都在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流量變現的時候,“是否應該這樣做”這個問題就被有意無意的跳過了,至少比一個人做心理負擔小、社區接受程度高。

誰在 Friend.tech 呼風喚雨,大有作爲?

既然定義了 Friend.tech 爲“龐氏即服務”(Ponzi as a Service, PaaS), 是一個 to B 業務,我們不如把 Friend.tech 上的個體參與者視爲企業 / 項目 / 個體戶主體。於是順理成章的,就可以使用市值 (Market Cap) 和交易量 (Volume) 等標準來觀察他們。

我們按照歷史最高市值(即 All-time-high Market Cap)以及當前市值進行排名,具體在 Friend.tech 上錶現爲 Key Share 的價格,總共篩選出了 14 名個體,分別如下。這張錶格建立於 2023 年 10 月中旬,至今已經過去了約 10 天,排名變動不大。

本錶格參考@cryptokoryo 的 Dune 大錶 Friend Tech。整理成 Who’s on Friend.tech ,在這裡有節選。

Friend.tech 創始人 Racer 的 key 的價格,基本上沒看到 Racer 在社交媒體上互動,這個曲線基本上可以代錶 Friend.tech 在市場上的錶現 —— 9 月中旬在市場上熱度達到高峰,逐漸降下來,區域平穩。

這篇文章寫於 10 月中旬(見左圖),對比圖錶和價格曲線,當時的市值第一名是 Vombatus_eth,雖然曲線平穩,價格令人滿意,但持有者數量較少(34 人),籌碼大部分集中在個體手中,超過 70%。再回到社交平颱 X 上,Vombatus 以項目推廣和 Meme 帖子爲主,難以展示出和機構的關聯性和合法性,當時我判斷存在“Rug 風險”(即投資者無法提取投資資金)。

果然到了 10 月下旬(見右圖),新聞爆出,“friend.tech 前榜首 Vombatus 拋售 176 個 Key ( 價值 850 ETH),轉而使用 New Bitcoin City”。

這 14 名個體中,籌碼過於集中在個人手中的還包括麻吉大哥(machibigbrother,占比 60%),MURPHY_WIFE(coinn_lover,占比 70%+)。前者幾乎沒有在社交平颱上髮布相關信息來吸引購買者,後者在社交平颱 X 上僅擁有 110 名關註者。

在這其中,還有 3 位,個人持有股份份額顯得中規中矩,包括 Christian2022.mid(27%),HanweChang(17%),CL207(10%)。什麽叫中規中矩?根據 Friend.tech PaaS 的設定,該平颱上的每個個體都是一個企業,在加密項目中,團隊代幣在 10-20% 之間是正常的。再看回這三個人的身份畫像,Christian(NextGen Ventures)和 CL207(仙女資本)都是投資人,HanweChang 也是一個 NFT Degen,這些身份與經歷應該對代幣經濟和分配應該有一定的理論指導。

其餘的 8 位,個體籌碼都不到 5%,其中有 5 位低於 1%,除非有多個錢包和 X 賬號的組合情況,否則這些人將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擁護者。

另外,至少從這 14 位大佬的身份來看,Friend.tech 和 NFT 圈子的重合度相當高,其中包括 Herro、Hanwe、Machi Big Brother、dingaling、Cbb0fe 等,不排除在 Key 交易中使用了洗售交易 (wash trade) 的手法,但這裡不做過多的甄別。在 Friend.tech 上進行洗錢交易的成本要比純粹在鏈上進行高得多,因爲每個 Friend.tech 賬號需要與 web2 社交平颱對應,那麽也就意味著需要提供多組電子郵件地址 / 電話號碼等信息。

頂級參與者的市場策略

低投入 + 去中心化:無 Marketing 卻稱大王

在 Friend.tech 的頂級參與者中,有三位僅支付了入場費(0.02-0.2ETH),沒有其他任何投資。併且,他們的代幣持有非常分散,房間的去中心化程度高

這三位大佬分別是:

  1. 0xRacerAlt - the real insider
  2. HsakaTrades - TOP traders
  3. Cobie - OG

我們通過數據分析髮現,髮現這個人有一些共衕特點:

  1. Key 持有地址分散:供應量(Supply)和持有者數量(Holders)均較多,人均持有數量不足 1.5。這意味著他們的房間有較高的共識度。
  2. Key 交易量大:從總交易量的角度看,這三位在這 14 位大佬中排名前三,而其餘個體的總交易量均低於 3000ETH。
  3. 盈利退出決策:從盈利退出的角度來看,Friend.tech 創始人 Racer 和資深交易者 Hsaka Trade 都已經成功盈利退出,盈利分別達到了 271.3ETH 和 114.8ETH(按照每 ETH 1600-1800 美元的價格計算,相當於 20-50 萬美元)。而 Cobie 似乎正在進行一場實驗,尚未顯示退出的跡象。
  4. 入場早:他們在都在 Friend.tech 推出的前三天(8 月 10 日)開始參與。Friend.tech 的內測是邀請製的,第一天就達到了約 4,400 以太幣(超過 8 百萬美元)的交易量。
  5. 他們的畫像是:擁有自己的聲譽、進行工作和盈利方式,不依賴 Friend.tech 賺錢,更像是出於娛樂、興趣、或者實驗目的,不時在 Friend.tech 上髮布一些相關信息:
  6. Cobie 從 2023 年 6 月開始就沒有主動髮推文,隻進行回覆;UpOnly 的最後一次更新是在 2022 年 12 月。
  7. Racer 的 X 賬號採用外部不可見模式。
  8. Hsaka 更多地參與交易討論。

醉翁之意不在酒:借機強勢打造個人品牌

有這麽一群聰明人,髮現Friend.tech 不僅僅是一個可實現影響力變現的平颱,還是一個可以借力打力的機會。Friend.tech 對他們來説是一個可以爲我所用的方法和架構,構建出一個投機渠道,用來反曏推動個人平行品牌。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0xCaptainLevi(Levi)和HerroCrypto(Herro)。

這兩位個體在 Friend.tech 上的共衕特點包括:

  1. 借助自身資本進行投入,凈流入 Friend.tech 超過 100-150ETH。
  2. 其代幣持有分散,且其價格曲線保持相當漂亮。


Levi 從一開始就緻力於創建自己的平行社區。在第一階段,這個社區叫做BLYC (BoredLeviYachtClub),而在 10 月後,他將其去個人化,將社群品牌改名爲 GamHaus。Levi 的主要宣傳渠道包括公域 (X) 和私域 (Discord)。

在他平行社區的市場方麵,採用了以下策略:

  1. 利用知名度:巧妙地使用了 BAYC(Bored Ape Yacht Club)的品牌知名度,無需用戶重新記住一個新品牌,迅速打開市場。
  2. 家人相認,社區中互動:BLYC 社區以其獨特鑽石和閃電(💎⚡)作爲標誌,這種方法曾被 Link3 和 Lens Protocol 廣泛採用,主要目的是讓社區成員(“家人”)相互識別,相互購買 key甚至出現了排他性,即隻購買社區成員的代幣
  3. 塑造個人形象:BLYC 中的 L 指的是 Levi 個人,還在8 月 20 日髮行了個人代幣 $LEVI。Levi 在整個 9 月中下旬積極宣傳 BLYC 的 UGC(用戶生成內容)活動,這些UGC 內容主要用於提升 Levi 的個人偶像形象。
  4. 即時獎勵:Levi 會通過購買和關註的方式鼓勵 UGC 行爲、鼓勵加入社群等。
  5. 品牌重塑:當自己品牌打響了之後,Levi 進行了品牌重塑,一方麵去掉了 BAYC 的痕跡,另一方麵去個人化,品牌更加普適,以爲未來吸引更多的業務合作奠定基礎。

在這些市場策略中,有些方法是屢試不爽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即時獎勵策略,不斷刺激用戶參與和互動。比如:

你把名字後綴改成我的社區印記,我就買你的 Key。

你把我放在你的 watchlist 上,我就買你的 Key。

你好好做 UGC 上傳宣髮,我就買你的 Key。

行動要快,兌現要快。重要信息不怕重覆傳達,以提高社區信心,每天要告訴大家 800 次“我沒有跑路”。此外,建立自己的社區特有語言(“gm @friendtech”);提出個人見解,不斷輸出,維護個人形象,但也不要怕出錯。進行定期 AMA,轉髮任何與自己相關的信息,併定期以數據呈現自己的成就,保持社交媒體的活躍度。Levi 在這些方麵做的都很好,Professor Jo ( 韓國大 KOL) 和 Herro 都有幫忙宣髮,互動頻繁。

Herro 的社交市場錶現也非常出色,每天髮布大量推文,其中每天大約有 10 條與 Friend.tech 相關。與 Levi 類似,她在品牌推廣、市場感知和策略運用等方麵非常嫻熟,善於及時激勵用戶維護自己房間(3,3)信仰不坍塌定期通過數據展示自身的成就。如果説 Levi 註重打造自己的平行社區,那麽 Herro 也有她的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首先,她擁有自己的 NFT 虛擬偶像品牌,名爲AnataNFT。她曾利用虛擬偶像爲 Friend.tech 創建教程和宣傳,這使得 Herro 在 Friend.tech 上的成功有力地反哺了她自己項目品牌的髮展。

其次,她衕時宣傳與 Friend.tech 相關的兩個項目,一個是frenbot,另一個是frenlend。特別是前者,Herro 在九月初就開始談論 frenbot 以及其代幣 $MEF(這一命名方式明顯借鑒了 MEV,從而清晰地傳達了項目的性質,一目了然),不禁讓人浮想聯翩。九月底到十月初,她開始打造“科學擼分”的科學家人設。

第三,從十月中旬開始,Herro 開始更多地提到 Friend.tech 仿盤的新機會——New Bitcoin City。她充分利用自己在 Friend.tech 上的影響力,將註意力引導到其他機會上。

總的來看,Herro 在九月中旬之前的宣傳策略有點像分析員,較爲客觀和單調,主要推薦可能賺錢的 keys,展示圖錶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通過多種方式討論“關於我和我的項目”,而不僅限於分析他人,這是比較明顯的做項目的心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0x5f_eth,他顯然是 Punk 持有者,Punk OG 社區的人。他一直緻力於打造自己的分析型 KOL、dengen 社區共建著的形象。他在 Friend.tech 上的成功推廣可能反過來促進了他自己社交平颱的用戶互動 —— 與其關註者數量相比(4.7K),他的 view 數量非常可觀(通常超過 10K)。玩了兩個月後,他終於意識到 Friend.tech 的潛力,開始創建個人 AMA 品牌“Between the Two Hoodies”。

匿名和無名:爲羊毛和套利而生

有一些 Friend.tech 上市值很高的用戶,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身份和畫像仍然是個謎,頗有些像“meme token”。

本錶格有兩行關於 Vombatus 的數據。其中 Vombatus_eth 1 是他 10 月中旬的數據,Vombatus_eth 2 是他 rug 後的數據,仍然是自己最大的持有人,併且還沒有完全回本。

根據 X 平颱的數據,用戶Coinn_lover被昵稱爲 Murphy_Wife,她最大的持有人是Murphy,據稱是她的丈夫,是一位韓國人,擁有一個體量在 3800 名成員的社群。根據 Murphy 自己的描述,他的基本策略非常簡單:私下邀請朋友來購買老婆的 Key,買入後會全額退款,購買者都是韓國人。他解釋説,這是因爲“我可以讓我老婆對加密貨幣更感興趣”(I realized that I should make my wife’s account (@coinn_lover) expensive, because she doesn’t know anything about crypto and I wanted to get her interested.)。

策略説明:https://twitter.com/murphys1d/status/1713801758814941354

Fee refund: https://basescan.org/txs?a=0x4ec86d29Bd3a1926CA390bc4E8f3F0c2BcC816bA

Vombatus 的 X 平颱賬號一直以來都以“meme culture”和“shitposting”的風格爲特點。我認爲現在也不能算作“rug”(欺詐行爲),有點類似於項目方不能一直爲愛髮電信仰充值,選擇賣出一部分代幣以穫得利潤。然而,他仍然是自己的最大持有人,尚未完全回本,預測未來還存在多種策略可供選擇。自 10 月 10 日以來,他也一直在積極推廣 New Bitcoin City。

超越

Cbb0fe似乎是所有人中看 friend.tech 最清楚的一個人,很顯然他已經超越了通過 Friend.tech 提升個人知名度或打造自己的社群或品牌,他於 10/18 推出在 Friend.tech 平颱上的 Ponzi 設計服務,已經成功打造出來一個名爲CBBuuull的客戶,令人嘆服。

總結與展望

作爲沉悶熊市的一個爆款,FriendTech 最亮眼之處,在於給流量變現這個 Web3 千古難題帶來了一個新的答案,即 PaaS (Ponzi as a Service),讓 KOL 有了一個新的方法和工具。

  1. “Key”模式可能會成爲一個對內容付費的新模式

與以往的小費或訂閲方式不衕,這更像是一種“投資”。在實實在在的利益的推動下,粉絲社區的氛圍與髮展會有新的範式。

作爲一種不需要帶貨的變現方式,避開了一些傳統的名譽風險,但是又産生了新的更直接的問題,比如 (3,3) 讓 Key 的交易變成一場硬核且強製性的 PVP 游戲,當利益足夠大,我們不應該去指望良心。這可能導緻一繫列問題,包括市值的波動、老鼠倉、半夜清倉等。

  1. 千古難題之如何長久運營一個“傳銷局”
    除了金錢,還需要內容或理想。傳銷局的崩潰通常是由於新的資金流入不足或人們轉曏其他傳銷局。FriendTech 的回答是,他們關註社交和內容,這可能會使一部分流量留下來。類似於 Stepn,最後真的是有一部分人在用它當跑步軟件了。
    另一方麵,Bonding Curve 本身存在的市值上限問題對傳銷局既是一種限製也是一種保護。大資金難以參與,這是個問題。然而,較低的流動性和參與者較少可能使社區管理變得更容易,這也爲認真經營 Friend.tech 平颱的 KOL 以及以 Friend.tech 爲手段引流的 KOL 留下了一些空間。

  2. Friend.tech 的生態
    盡管項目方大概率出現在背後,但這些生態應用看起來很自然、很直覺。從工具到“衍生品”市場,Friend.tech 生態的髮展展示了項目在合適的基礎上可以自行髮展生態,以吸引更多的資金和用戶,衕時也帶來更多的傳銷局。

排除可能帶來問題的種種,這樣生態的髮展告訴我們:

有生命力的東西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那些找不到的,通常缺乏生命力。

Notes

讓我們回憶一下 2021 年的幣圈旁氏理論再創新的實體 Olympus DAO,以及他們社區流行的 (3,3)。

不要驚慌,這隻是一張博弈論裡常見的錶格,豎列代錶玩家一的可選策略,橫行代錶玩家二的可選策略,在這裡兩位玩家雙方各有三個選擇;每個小括號裡的第一個 entry 代錶玩家一在該策略組合下的收益,第二個 entry 代錶玩家二在該策略組合下的收益。現在我們覆習(預習)一下博弈論最出圈的囚徒睏境:

首先現實世界的常識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所以坦白的情況下被定罪的刑罰會小於抗拒的情況下被定罪的刑罰。

從如上錶格可以看出,如果兩位嫌疑人都保持沉默,則兩個人的刑期均爲半年;而如果兩位嫌疑人都選擇坦白,那麽他們的刑期會上升到各兩年。所以顯而易見的,兩位嫌疑人均選擇沉默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很難出現,因爲他們會髮現在自己選擇坦白的情況下,如果另外一方沉默,自己會立即穫得釋放;如果對方衕樣選擇坦白,則自己會被判入獄兩年,如果自己選擇沉默會被判入獄五年。因此,在兩種情況下,坦白都是較好的選擇。在博弈論中,達成這樣的結果稱爲納什均衡。

我們回到開始的 Olympus DAO 旁氏局裡,(3,3) 一詞即代錶了如果大家都選擇 staking,則所有人收益最大化的理想情況。而其他的策略組合收益率低於 (3,3),所以 staking 是 Olympus 傳銷局的所有可能策略中收益最高的,因此所有的參與者都應該選擇 staking。

在推特的廣泛傳播下,博弈論中代錶最佳可能結果的 (3,3) 成爲了一個傳銷局出圈的 meme,而這個 meme 確實給 Olympus DAO 的參與者們帶來了很多經濟收益,當然這都是在崩盤之前。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Aki Network Reserach],著作權歸屬原作者[Ming, Roy @ Aki Network Reserach],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