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G Weekly Brief |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生成ZK證明市場 #208

中級Feb 01, 2024
本文從ZK的基礎設施提供者、使用者等方麵來解釋ZK證明市場。
IOSG Weekly Brief |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生成ZK證明市場 #208

Part.1 Insight

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生成ZK證明市場

TL,DR;

  • ZK技術主要應用於提高各種項目(如Starkware、zkSync、Scroll、Mina、Risc0、Giza和EZKL)的可擴展性,隱私性和信譽度。
  • ZK技術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導緻10^4到10^6的計算開銷,對基礎設施團隊構成挑戰。
  • 生成ZK證明的主要方法是Proof Markets和Proof Networks。Proof Markets作爲交易ZK證明的開放市場運行,而Proof Networks擁有內部服務器,爲生成證據提供類似雲服務的體驗。
  • Proof Market方法允許靈活性和成本效益,因爲它促進了無需高端服務器管理就可以進行ZK proof交易的開放市場。
  • Proof Network方法提供了流暢且對開髮者友好的體驗,併提供了一種不太關註市場機製即可快速可靠地生成證據的解決方案。理論上説, 它可以快速産生證據, 因爲在proof market中也需要時間來匹配訂單.
  • 挑戰包括測試和調試睏難,新安全問題出現, 可能會被廠商鎖定,在某些使用模式下更高昂費用以及token utility損失等問題.
  • 領先玩家可能是那些內部ZK證明需求最多的公司,因爲他們可以利用現有基礎設施和專業團隊,最大化硬件利用率。
  • 新興應用包括ZK Coprocessors、ZK Attestation、ZKML 和 ZK 橋, 這些都對生成 ZK 證明産生了更大的需求.
  • 在 ZK 領域中由區塊鏈行業對安全性、抵製審查和隱私的偏好驅動著去中心化證據網絡,盡管 ZK 的內在安全意味著這些優勢併不需要去中心化作爲前提。對於 Zk 來説, 性能是主要關註點.

引言

不斷增長的 ZK 需求

經過多年在zk領域研究,併且在性能上取得巨大改進後,zk終於被應用到實際應用程序中。才華橫溢的工程師將 ZK 應用於:

  • 可擴展性
  • 隱私
  • 數據信用

有許多令人感興趣的項目依賴於 zk ,如 Starkware 、 zkSync 、 Scroll 、 Mina 、 Risc0 , =nil;Foundation , EZKL , Giza , Polygon 和 Manta 。這些項目每天穩定而持續地生成 zk proof 。目前最流行的 zk 使用案例是 zkRU 用於解決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問題。在過去的一個月中,zk 驗證在以太坊/以太坊 L2s 上花費了數百萬美元。

Source: https://dune.com/nebra/zkp-verify-spending A strong increase in ZK verification cost over last year.

The chart created by the Near team showcases the fuel consumption of zkSN(T)ARK on Ethereum and its Layer 2 solutions (L2s). It includes popular Zero-Knowledge (ZK) projects like zkSync, Polygon, Aztec, Tornado Cash, Loopring, Worldcoin, Tailgun, Sismo, StarkNet, ImmutableX, and dYdX. Compared to zkSTARKs, zkSNARKs occupy 80% of the total cost in verification. Among all these projects, Worldcoin has the highest verification cost, followed by zkSync, with verification costs per Worldcoin at approximately $2 and per zkSync at about $30.

Burden of Proof Infrastructure

ZK technology can address scalability issues but comes at a cost requiring significant computational power. The computational overhead introduced by ZK is substantial, and Rollup teams have to deal with this issue. @_weidai estimates that current ZK technology incurs computational overhead ranging from 10^4 to 10^6. Theoretically, a tenfold reduction in computational overhead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specialized circuits, and adding a virtual machine layer could result in a hundredfold increase in overhead. The chart below, based on Moore’s Law, depicts the growth in computational power over the years, showing a tenfold improvement in chip efficiency every decade since 2000. If we use the year 2000 as a baseline for comparison, the computational power in 2025 will have increased by 784 times, indicating that current ZK computation is still not on the same scale as in 2000.


Source:https://visualize.graphy.app/view/04f82b27-3654-47eb-83e8-3981f6e258be

Consider this: we are attempting to increase transaction volume by ten to a hundred times with ZK Rollups (ZKRUs). With the increase in transaction volume, we’ll also face computational overheads ranging from 10^4 to 10^6. These figures put enormous pressure on the infrastructure teams of ZKRU. Leading ZKRU teams are using high-end machines with at least 200 GB of memory and have talented operations staff to handle the complexity of this infrastructure. So,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a small team if they want to launch a ZKRU or build a Layer 3 solution using the ZK tech stack? How can an independent developer afford these high-end servers and operate them correctly if they want to build ZK Dapps? Starting a ZKRU is not difficult now. You can use the ZK Stack and deploy a new ZKRU following the guidance in the documentation. The hardest part is making the high-end infrastructure work. Managing a fleet of servers is much more challenging than maintaining our personal laptops. Moreover, hardware acceleration is not plug-and-play; depending on the zero-knowledge proof system they use, different teams need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for their servers. Ensuring high availability is also a tricky issue. What if your ZKRU starts minting Ordinals by a multitude of users, and you suddenly face a 1000x throughput? Even experienced teams like Arbitrum have experienced hours of downtime due to a surge in Ordinals transactions. Producing a large volume of zero-knowledge proofs requires support from high-end servers. For medium and small teams, setting up and maintaining a range of high-end servers will be a heavy burden. To better assist groups in quickly adopting zero-knowledge technology, emerging projects are attempting to help these groups handle all the complexities of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

Proof of Market

Source: IOSG Ventues

Proof of Market and Proof Networks are two main approaches. The Proof Market is like an open market. To generate a proof, users need to find a transaction party willing to sell proofs at a certain price. Proof Networks are similar to traditional cloud services, where developers submit their circuits and inputs, and centralized load balancing distributes the internal servers within the proof network to generate proofs for users. The Proof Market is a popular method in the ZK proof infrastructure. It is an open market where buyers and sellers trade ZK proofs. Teams in the ZK proof market do not need to worry about ZK proof hardware or own high-end servers; they focus on ZK proof transactions and verification mechanisms to attract third-party hardware suppliers. The Proof Market is a more open approach. It welcomes third-party hardware suppliers. As long as there are sellers of such proofs, buyers can purchase ZK proofs at a dollar price. In the verification of proofs, not everyone in the market needs to reach a consensus, only the market operators bear the verification responsibility. In the Proof Market, zkDapp developers submit a ZK proof order, including price, generation time, timeout, and public inputs. Then third-party hardware suppliers will accept the order and generate the pro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Proof Market is simple. Proof generators need to make a deposit. If they produce incorrect proofs or fail to provide proof before the deadline, they will be fined. Proof generators with more deposits will be able to generate multiple proofs simultaneously.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the Proof Market industry are =nil and Marlin.

=nil Foundation

The Proof Market has sellers and buyers. The buyers are dApp developers. They pay the sellers a fee to generate proofs. Many factors influence the price of the proof. The main factors include circuit size, proof system, generation time, and input size. Here is the workflow of the =nil Proof Market:

  • The proof requester sends a request to the market with an expected price of c_r.

  • The Proof Market locks the c_r tokens in the buyer’s account.

  • The proof producer sends a proposal to the market at a price c_p <= c_r.

  • The Proof Market matches the request with the proposal from the proof producer.

  • The proof producer generates the proof and sends it to the market.

  • The Proof Market verifies the proof and pays the producer c_r - fee tokens.

  • The proof requester gets their proof and uses it.

The market design offers a transaction-like experience. The price of proof generation changes in real-time. Below is a product screenshot of the =nil Proof Market.


Source:https://nil.foundation/

Currently, the Proof Market supports a limited number of statements, among which Mina statements proof is the most active. Specifically, the Proof Market accepts circuits based on their zkLLVM compiler and the Placeholder proof system.

Gevulot

Gevulot 緻力於將去中心化引入到證明市場。Gevulot 作爲一個開放和可編程的第一層區塊鏈,專爲證明市場而設計。第一層的區塊鏈負責處理證明請求的分髮、驗證和獎勵分配。證明者網絡利用輕量 unikernels 實現高性能。Gevulot 使用可驗證的隨機函數(VRF)將證明工作分配給一小群證明者,確保繫統的可靠性。


Source: https://www.gevulot.com/

用戶可以無縫部署程序,費用可預測,用戶可以根據程序執行所需的周期數設定最高費用。證明者通過 Gevulot 網絡和用戶費用得到獎勵,激勵他們生成高效且有競爭力的證據。速度最快的證明者將穫得最多的網絡獎勵。用戶費用將與完成證明的所有節點平等分享。Gevulot 支持多種編程語言進行程序部署,包括 C、C++、Go、Java、Node.js、Python、Rust、Ruby、PHP 等,因爲 Gevulot 的底層 VM Nanos 支持 x86_64 Linux ELF 二進製文件。Gevulot 是一個支持不衕語言和證明繫統的通用計算平颱。Gevulot 依托 Nanos 單內核 確保證明者可以輕鬆地在不衕機器上運行。所有證明者需要被編譯成單一的單內核鏡像。

證明網絡

Proof Network 提供了一種更加友好的開髮者體驗方法。它的運作方式類似於 Web2 的雲服務提供商。開髮者通過 REST API 髮送負載數據,證明網絡隨後會返回證明給開髮者。開髮者無需關心價格波動及哪一方將生成證明。

Risc0

Risc Zero 利用它們的 zkVM 啟動了 Bonsai。借助 zkVM 的力量,用戶可以讓 Bonsai 生成各種聲明。例如,基於 Bonsai 和 Risc0 VM,Zeth 爲以太坊區塊生成證明。


Source:https://www.risczero.com/

Succinct

近期,Succinct 也推出了他們的新産品。與其提供給 REST API 電路,Succinct 提供了一種更類似於雲函數的方法。以下是用戶工作流程:

  1. 連接到 GitHub 賬戶併部署電路
  2. 通過 REST 或智能合約調用 API 併傳入電路輸入
  3. 通過 REST API 或智能合約查詢結果


Source: https://succinct.xyz/與 BONSAI 相比,Succinct 在開髮者體驗上擁有如下優勢:

  • 管理電路代碼庫更爲簡便
  • 無需次髮送電路
  • 一鍵部署智能合約,用於鏈上證明生成和驗證
  • 探索流行的 ZK 證明
  • 儀錶盤查看證明生成狀態
  • 支持 rustx、gnark、circom、plonky2


Source: https://succinct.xyz/

證明網絡還是證明市場

證明市場爲證明的買賣雙方提供了更大的定價靈活性。它邀請所有的硬件提供商參與,這有助於降低買家的成本。但值得註意的是,節省的金額可能因個人和企業而異。通常,如證明網絡這樣的中心化服務可能會爲個人提供免費服務,衕時曏企業收取高額費用,但提供訪問VIP客戶支持。例如,如果企業計畫推出新事件或特性,企業可在證明網絡上提前預留一些計算能力。一個去中心化市場可能會呈現更平衡和競爭性的定價。在今天的市場中,基於證明網絡的産品似乎爲開髮者提供了一個更流暢的體驗。它處理所有的證明生成工作,併支持主要的證明繫統,而不引入任何新的覆雜概念。它提供了一緻的用戶體驗。理論上,由於證明市場的訂單匹配也需要時間,它提供快速的證明生成。如果您熟悉雲計算,證明網絡更像是一個無狀態的雲函數。我們有 =nil 基金會和 Gevulot 在證明市場上工作。Succinct 和 Risc0 則在證明網絡上。像 Ulvetanna 和 Cystic 這樣的硬件公司也爲提高 GPU 上的 ZK 證明性能和開髮下一代專用 ZK 芯片做出了巨大貢獻。證明市場相對容易啟動。對於 ZK 基礎設施項目來説,證明市場設計可以讓更多的硬件提供商上線。憑借其去中心化設計,他們可以輕鬆擴展網絡以滿足未來的計算需求。將來,我們預見證明網絡和證明市場設計的結合。目標是爲開髮者提供無縫體驗,衕時整合證明市場作爲後端,以促進增加額外計算資源。這是 Succinct 計畫在不久的將來追求的方曏。我們也在其他市場看到類似的轉變,比如 Infura。Infura 擁有自己的服務器,但它也計畫引導經過許可的參與方提供基礎設施。

Source: IOSG Ventures

誰真正需要雲端ZK基礎設施

我們認爲,那些希望縮短産品上市時間併構建輕便、靈活的應用程序,能夠快速擴展或更新的開髮者,將極大受益於這些雲端 ZK 基礎設施。對於峰值和穀底使用量差距很大的應用程序,雲端 ZK 基礎設施將會減少成本。

對這類應用程序來説,購買一組始終運行併隨時保證高峰可用的服務器會比較昂貴。在使用量穀底的時候會造成較大的浪費。雲端基礎設施可以隨時擴展,提升性能。在峰值之外的時候可以自動釋放這些多餘的計算性能。

誰將成爲領軍者?

從對 Web2 雲行業的了解中,我們髮現那些對計算需求最大的公司往往能夠擁有領先的雲基礎設業務。他們可以利用可擴展性、成本、團隊和創新産品的優勢。這一點衕樣適用於雲 ZK 基礎設施。我們認爲,那些對生成驗證需求最大的項目有潛力擁有最成功的 ZK 雲基礎設施業務之一。對於那些內部生成大量 ZK 證明的項目來説,他們已經擁有大量基礎設施、優化器和專業團隊。通過跨應用共享證明資源,他們還可以最大化硬件利用率;當一個應用程序不需要立刻生成證明時,證明者可以被重新用於其他用途。這些大型項目在某種程度上都有自己的證明繫統。第三方證明基礎設施往往難以優化不衕大型項目使用的各種證明繫統。通過提供快速且易於使用的雲證明者,大項目可以有效擴展他們的證明繫統生態繫統。對於 ZKRU 來説,雲 ZK 基礎設施可以提升其 Fork 的使用量。在這些 ZKRU 上啟動一個新的 2 層或3 層併不難,但是維護 ZK 基礎設施將是成本高昂的。提供開箱即用且靈活的雲證明者可以幫助吸引更多的開髮者。目前,大多數開髮者由於相應的基礎設施易於管理,通常使用 OPRU SDK 來構建新的 2 層或 3 層。如果不構建自己的 ZK 基礎設施,這些龐大的 ZK 項目需要曏第三方計算提供商支付高昂的費用。他們在開髮速度上也會受到限製,因爲他們不能總是定製自己的基礎設施來進一步提高性能和降低證明成本。

誰對零知識證明的需求最大?

除了 ZKRU 和 1 層網絡,我們最近還看到了更多新興的零知識證明應用。它們都對證明的生成有著巨大的需求。零知識協處理器使得智能合約開髮者能夠無需信任地穫取過去的區塊鏈狀態。零知識協處理器爲這些過去的區塊鏈狀態生成零知識證明。這可能是比圖更安全、更無需信任的替代方案。零知識認證幫助用戶將鏈下數據或身份信息帶到區塊鏈上。認證者在鏈下驗證這些數據後,將爲其生成一個零知識證明,併將其放置到區塊鏈上。零知識機器學習使得鏈上的推理成爲可能。計算提供商在鏈下進行 ML 計算,爲其生成一個零知識證明,然後將該證明髮布到區塊鏈上。零知識橋是更安全版本的跨鏈橋。它爲源鏈生成存儲證明甚至是共識證明,併將其放置到目標鏈上。這可能會取代當前的跨鏈橋。

去中心化證明網絡有何特別之處?

在區塊鏈行業內,去中心化是最受歡迎的敘述。去中心化帶來了許多好處:

  • 安全性
  • 抗審查性
  • 隱私性

零知識證明與其他一般的計算不衕。ZK 具有固有的安全性。任何人都可以輕易且迅速地驗證證明,以確保證明者的誠實。在 ZK 領域,去中心化併不是安全性的先決條件。零知識證明專註於覆雜的底層細節,被構建成電路。雖然這些電路內的內容極難被審查,但通過針對ZK 證明生成請求者的方式,審查仍然可以有效地實施。對於證明網絡來説,隱私可能會成爲一個問題,因爲用戶曏證明網絡髮送私人輸入。理想的解決方案是在本地生成證明,以防止任何數據泄露。這將對本地性能提出挑戰。其他解決方案可能是一個新的零知識多方計算協議或在受信執行環境中生成證明。一個去中心化的證明網絡不能帶來更多的隱私。除了敘事,抗審查性可能是構建去中心化證明網絡的主要原因。零知識證明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在這個領域觀察到任何形式的審查。然而,阻礙零知識證明髮展的主要挑戰是性能。引入去中心化的證明網絡可能會導緻生成證明的計算需求增加。

結論

零知識證明應用髮展迅猛,應用範圍廣泛。我們預計會看到零知識證明被整合到不衕的技術棧中。我們已經見到了 ZK layer1、ZK 2 層網絡、ZKML、ZKVM、ZK-Email。開髮者們還在構建 ZK 預言機、ZK 數據源和 ZK 數據庫。我們正走在“ZK 化一切”的道路上。ZK 所帶來的計算開銷迫使開髮者需要在高端服務器上部署它們的電路。因此,我們預計對雲 ZK 證明基礎設施的需求將會增加,以幫助開髮者擺脫這些基礎設施運營的覆雜性。

在這一領域,我們的洞見包括:

  • 證明市場和證明網絡是兩種主要的方法,可以幫助 ZK dApp 開髮者遠離基礎設施的覆雜性。
  • 我們預計將會有一種結合了證明網絡和證明市場機製的混合方法。
  • 併不是所有的 ZK dApp 開髮者都適合使用雲 ZK 基礎設施。流量穩定的中等規模項目可以自托管服務器以減少成本。
  • 雲 ZK 基礎設施的領導者將是那些對生成大量 ZK 證明有需求的項目,如領先的 ZKRU。他們有經濟激勵去做這項業務。
  • 去中心化是加密領域的主要敘述,因爲分散化帶來了隱私、抗審查和安全等特性。ZK 證明已經具備了這些特性中的一些。當前,去中心化證明市場的賣點是抗審查性。
  • 雲 ZK 證明基礎設施的熱度與目前市場上 ZK dApps 的數量密切相關。雖然一些項目最初將他們的雲 ZK 證明基礎設施作爲一個關鍵特性進行強調,但許多最終會轉而關註其他新敘述。

Part.2 投融資事件

游戲NFT DEX和銘文協議EZSwap完成1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

Game

據EOS網絡基金會(ENF)在官方博客,游戲NFT DEX和銘文協議EZSwap於上個月完成100萬美元第二輪融資,EOS網絡基金會領投50萬美元, IOBC Capital和Momentum Capital等參投。EOS網絡基金會錶示,此舉不僅使EZSwap能夠擴展其技術能力併在領域內進行創新,而且還通過其游戲解決方案和擴展的跨鏈功能豐富整個EOS生態繫統。據介紹,EZSwap是一個游戲NFT DEX和銘文協議,正在爲游戲資産交易和銘文技術設定新標準,通過利用自動做市商(AMM)機製,EZ Swap提供了一個與游戲直接集成的無縫高效的交易環境。12月底,EZSwap已在EOS EVM上上線。

Binance Labs宣布投資Memeland的原生代幣Memecoin (MEME)

NFT

據官方博客,Binance Labs宣布投資9GAG旗下NFT項目Memeland的原生生態繫統代幣Memecoin (MEME)。據悉,Memeland的核心重點是建設和投資SocialFi和創作者經濟,旨在利用meme互聯網文化,通過其MEME代幣和NFT連接創作者和社區。除了NFT和MEME代幣之外,Memeland還提供MEME Farming,併計畫推出幾項即將推出的功能和服務。這些功能旨在增強用戶體驗併促進社區參與,包括NFT質押機製、供社區成員協作的社交網絡以及ETH的流動性質押。

DeFi交易平颱Bracket Labs完成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DeFi

在巴拿馬註冊的DeFi期權交易平颱Bracket Labs完成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衕時宣布其波動性市場産品Passages正式上線Arbitrum。該産品已經開髮了一年半多,併自 2023 年 10 月中旬以來在 Arbitrum 測試網上上線。Passages以簡潔的設計爲用戶提供了一個能夠進行2天預測市場的波動率投註平颱。

Etherscan完成對Solana生態區塊瀏覽器Solscan的收購

Data

區塊瀏覽器開髮商Etherscan與Solana生態主流區塊瀏覽器Solscan聯合宣布,Etherscan已完成對Solscan的收購。

AI初創公司Perplexity以5.2億美元估值完成7360萬美元B輪融資

AI

人工智能初創公司Perplexity以5.2億美元估值完成7360萬美元B輪融資,此次融資由IVP領投,其投資組合包括Coinbase和Robinhood等衆多加密貨幣和金融科技公司。A輪投資者NEA、Elad Gil、Nat Friedman和Databricks,以及英偉達和傑夫·貝索斯(通過貝索斯探險基金)等新投資者參投。迄今爲止Perplexity融資總額已達1億美元。Perplexity創始人CEO錶示,這輪融資將幫助公司繼續髮展人工智能技術,併加速産品開髮。

Part.3 IOSG投後項目進展

Starknet 路線圖:1月10日將開啟在主網部署v0.13.0版本更新投票

ZK Infra

Starknet官方更新2024年路線圖,將於第一季度在v0.13.0測試網上降低交易費,併將推出新交易類型v3 transactions,用戶可使用STRK支付交易費。衕時,Starknet將於1月10日開啟在主網上部署上述更新的社區投票。

此外,Starknet還計畫使用EIP-4844升級以降低以太坊Layer1數據可用性成本,併計畫在v0.14.0版本中引入交易費用市場以加快交易速度。

Scroll 髮布2024年路線圖:計畫將跨鏈成本降低50%併兼容EIP 1559交易類型

Layer2

基於ZK Rollup的以太坊二層網絡Scroll聯合創始人Sandy Peng髮推稱,根據Scroll 2024年的路線圖,計畫將跨鏈成本降低 50%;兼容 EIP 1559 交易類型和 SHA256 預編譯;添加多驗證器;加入去中心化證明;併行 EVM。此外,Scroll 還將在本月推出一些公平啟動項目。

Celer Network 爲BRC-20代幣提供cBridge橋接支持

Infra

跨鏈互操作性協議Celer Network在X平颱宣布,cBridge正在擴展對BRC-20代幣的橋接支持,以將比特幣網絡無縫連接到EVM生態繫統。這將允許BRC-20代幣(如ORDI和SATS)能夠參與EVM鏈上豐富的DeFi願景。

Astar Network 計畫未來兩個月髮布代幣經濟模型、zkEVM等更新

Infra

波卡生態智能合約平颱Astar Network創始人Sota Watanabe在X平颱錶示,本月以及下個月將會有包括dApp Stake v3、代幣經濟模型、Astar zkEVM等在內的重大更新。

Mina Protocol 擬於今年部署Berkeley升級

Infra

據官方博客,輕量級區塊鏈協議Mina Protocol計畫於今年部署Berkeley升級。升級將帶來性能增強,利用Mina的設計,而不影響可擴展性或去中心化。隨著主網上完全支持ZK的智能合約的出現,無限數量的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改進成爲可能,Berkeley升級還包括時隙時間減少、驗證器優化等性能改進。

Arbitrum 的Orbit平颱增加對自定義Gas代幣的支持

Layer2

Arbitrum的Orbit平颱新增了對自定義Gas代幣的支持。此舉使得Orbit的第三層鏈能夠利用特定的ERC-20代幣作爲交易費用,從而增強自有代幣的實用性併擴大其生態繫統。例如,Xai Gaming已立即利用此功能來減少最終用戶的使用障礙。Arbitrum錶示,其他區塊鏈項目如Caldera和Celestia也將立即利用此特性。此外,Arbitrum Orbit旨在吸引更多開髮者加入Arbitrum生態繫統,併隻支持Orbit AnyTrust鏈上的自定義Gas代幣功能。

IoTeX 計畫推出專爲DePIN設計的Layer2網絡W3bstream

DePIN

IoTeX基金會在官方博客中宣布,IoTeX核心團隊正準備推出專爲DePIN設計的Layer2網絡W3bstream。W3bstream能夠將大量的鏈下數據壓縮(聚合)成較小、可驗證的zk-proofs,以觸髮鏈上交易。W3bstream可通過其去中心化測序器網絡有效管理數據預處理,爲DePIN的可擴展性做出貢獻。

IoTeX錶示:“雖然W3bstream的編排依賴於IoTeX區塊鏈,但由於其速度、安全性和成本效益,它仍然是新DePIN應用程序的完美選擇,但W3bstream可以支持任何區塊鏈上的現有DePIN項目。”

Synthetix 在Base網絡髮布Andromeda版本,引入SNX代幣回購和銷毀機製

DeFi

Synthetix 在 Base 網絡髮布 Andromeda 版本,該版本引入 Core V3 和 Perps V3 部署,將 USDC 作爲新的抵押品。該版本的一個關鍵功能是在 Base 上賺取費用的 40% 被指定用於回購和銷毀 SNX 代幣。該策略旨在有效地分配 Synthetix 多鏈部署中的費用。

Part.4 行業脈搏

BendDAO:BDIN Launch已上線,時間持續24小時

NFT

BendDAO在X平颱錶示,BDIN Launch現已上線,將持續24小時。

據此前消息,BDIN代幣總計1億枚,其中60%將在BendDAO上髮行,5%分配給Turtsats Launchpad,5%將分配給Bakery Launchpad,30%分配給BRC20生態繫統。

Sui生態借貸協議Scallop已上線空投積分繫統

DeFi

Sui生態借貸協議Scallop在X平颱宣布,已上線Scallop空投積分繫統,併已於2024年1月1日前完成快照。第一階段旨在支持Scallop的早期支持者,包括Zealy參與者、Discord上經過驗證的Sui Scalloper角色、Scallop平颱上的貸方和借款人等。

Unibot現已推出Solana專用交易Bot

Trading Bot

Telegram Bot項目Unibot宣布推出Solana專用交易Bot“Unibot on Solana”,將麵曏早期用戶開放第一階段的訪問權限。Unibot on Solana的主要特點包括:支持高級限價單、嵌入式圖錶和代幣分析、高級路由和交易優先策略、內置的以太坊和Solana雙曏橋接等。

STEPN開髮團隊的新游戲Gas Hero公測版本已上線

Game

據官方消息,由STEPN開髮團隊Find Satoshi Lab製作的Web3游戲Gas Hero公測版本正式上線。

Sleepless AI:正計畫推出第二批NFT

AI&NFT

Web3+AI游戲平颱Sleepless AI在X平颱錶示,正在計畫推出第二批 NFT。

UniSat:將遵循Ordinals Jubilee升級而不會分裂成孤立的協議,白皮書將於1月底髮布

銘文

比特幣銘文錢包UniSat Wallet在X平颱錶示,UniSat將遵循Ordinals Jubilee升級,以確認brc-20仍在Ordinals上,而不會分裂成一個孤立的協議。此外,UniSat白皮書將於2024年1月31日髮布。

比特幣銘文項目Rune Alpha現已開放交易市場

銘文

比特幣銘文項目Rune Alpha在社交媒體X上宣布,交易市場已經啟動。此前12月29日消息,Rune Alpha宣布將於1月3日開放交易市場,首期將上線COOK、PSBTS、GROK、X以及GOONFI。

以太坊Devcon 7將於11月12日至15日在泰國曼穀舉行

ETH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以太坊開髮者大會Devcon 7將於2024年11月12日至15日在泰國曼穀舉行。這一次的Devcon不僅是一次地點的公布,更是願景的擴展,它將整個東南亞地區作爲社區聚會的舞颱。東南亞的以太坊社區在全球加密貨幣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該地區的迅速增長在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中錶現突出。Devcon團隊已經啟動了”前往Devcon (RTD) Grants”計畫,支持東南亞地區新的以太坊活動、草根社區和教育事業的髮展。

Bitcoin Core開髮者Luke Dashjr髮起的關於限製銘文提案未通過併已關閉

銘文

Bitcoin Core 客戶端開髮人員 Luke Dashjr 髮起的提案“datacarriersize: Match more datacarrying #28408”,對是否限製銘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經多位開髮者討論後未穫通過,目前該提案已關閉。

非營利組織Better Markets再次要求SEC拒絶比特幣現貨ETF申請

ETF

非營利組織Better Market稱批準該産品將是一個歷史性錯誤,將對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Better Market首席執行官Dennis Kelleher是反對加密貨幣的代錶性人物,他對虛擬資産行業一直持批評態度,稱其爲“本質上是掠奪性的商業模式”。此外,Kelleher在2020年拜登的總統過渡團隊中任職時與SEC主席Gary Gensler建立了密切的關繫。有分析稱,他們的關繫或將成爲比特幣現貨ETF能否通過的一個變量。

美國SEC或將於下周通知髮行人比特幣現貨ETF穫批決定

ETF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如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選擇批準比特幣現貨ETF,他們最早可能會在下周二或周三通知髮行人。

貝萊德等11家比特幣現貨ETF申請商均已提交修訂後的19b-4文件

ETF

包括貝萊德、Valkyrie、Ark Invest、富達、Bitwise、灰度、Hashdex、Invesco、WisdomTree、富蘭剋林鄧普頓和VanEck在內的11家比特幣現貨ETF申請商均已遞交修訂後的19b-4文件。19b-4文件即證券交易所規則變更提案,允許ETF進行交易。

關於IOSG Ventures

IOSG ventures於2017年開始在加密行業投資布局,是Web 3.0主要垂直領域的早期投資者。作爲行業研究和社區驅動的原生加密基金,我們長期與優秀的早期項目和協議一道,緻力於行業的髮展和創新。我們的投資組合包括一繫列創造性和高潛力的項目,如 ZKRU (Scroll、StarkWare、Arbitrum、zkSync、Taiko)、Security Auditing (Runtime Verification、Hexens)、MEV (Flashbots、 Blocknative)、DeFi/NFT-Fi (1inch、MetaMask)、FOG (Big Time、Illuvium),以及 Arweave、Cosmos、Celestia、EigenLayer、Scroll、zkSync、Nil Foundation 和 Mina 等行業領先項目。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IOSG Venture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Yiping],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