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 MAP Protocol:可证明的去中心化全链基础设施

进阶Jan 09, 2024
本文全面解读轻节点与 ZKP 跨链桥Map。
一文详解 MAP Protocol:可证明的去中心化全链基础设施

「MAP Protocol 以其成熟、新颖、稳定的跨链方案设计使 EVM 链与非 EVM 间可以进行安全、无缝的跨链通信与资产转移。中继链的架构不但可以进行多链扩展,也避免了跨链消息不安全的风险;独有的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轻客户端设计,减少了异构链开发难度的同时保证了跨链消息传输的安全性。通过兼容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并支持 DApps 在中继链上的原生部署,使 MAP Protocol 成为了跨链操作的核心组件,并有机会被证明为是跨链方案真正的未来。」

——南洋理工大学网络安全实验室主任,刘杨教授

L1 生态发展各自繁荣,以太坊在未来仍会保持 L1 巨头地位,但无法一家独大。在诡谲多变的多链格局下,跨链互操作性赛道具有高确定性,并能跟随新链和新 dApp 不断拓宽业务,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不可错过的机会。

截止 2022 年十月,已有超过 100 个跨链桥项目,其中以 LayerZero 全链协议为基础的 Stargate 跨链桥累计跨链总额已超过 4.5 亿美元。相比于此前跨链桥龙头 Multichain,LayerZero 打破了跨链桥资产兑现的不可能三角,优化了跨链性价比,是跨链赛道不可忽视的选手。但这一炙手方案仍依赖链下特权角色预言机,同时预言机跨链数据投喂不够精准,并且去中心化程度无法提供密码学证明,存在第三方联合作恶的可能性。由此看来,该跨链机制不够完善,也不够具有去中心化精神。

100% 遵循中本聪共识机制、注重可证明安全与效率的 MAP Protocol Labs 团队经过将近四年的时间研发,精准把握当前多链格局下的跨链痛点,成功攻克了轻节点无法在异构链之间进行跨链验证的行业难题,开发了基于轻节点和 zk 技术、可覆盖所有 L1、可证明的去中心化全链互操作性协议 MAP Protocol。

MAP Protocol 的 Relay Chain 主网已于 2022 年 8 月底上线,并将在年底前正式覆盖所有主流 L1。现已获得 NEAR 、Polygon、Flow、ioTex、OKX Chain、KuCoin Community Chain 等知名 L1 的官方支持。同时,MAP Protocol 团队当前在紧密筹备一系列向开发者和社区开放的全链生态建设项目,奖励为 MAP Protocol 全链生态和 Web3 生态做出贡献的开发者或社区成员。在 2022 年底全面接通 Ethereum/Polygon/BNB Smart Chain/Klaytn/NEAR 等主流 EVM 和 Non-EVM 后,MAP Protocol 将会打通数据全链流动和 NFT 全链流动,推动 DID、去中心化衍生品、GameFi 等赛道开启范式转变,赋能 dApp 在多链格局下最优化用户与资源。

在多链竞争愈发激烈的未来,全链基础设施或许是比 L2 更重要的区块链扩容方案。通过全链基础设施,dApp 的性能可以根据覆盖区块链数量的 TPS 成倍增加,这比其在 L2 的扩容方式更加自由,dApp 发展也不再受限。Web3 要想让 Web3 的产品像 Web2 产品一样吸引用户,我们认为即将全面上线的 MAP Protocol 是当下非常值得关注的全链互操作性协议。

01 观点

我们看好利用将近 4 年研发时间,即将全面上线运行的 MAP Protocol。除了开头提到的市场层面,以下几个层面也是我们看好 MAP Protocol 的原因。

技术层面

MAP Protocol 是最省力的全链通讯基础设施

MAP Relay Chain 的智能合约编译层已对所有主流区块链的相关签名算法、merkel tree 证明和 hash 算法进行了预编译写入。同时,其跨链组件轻节点 (light client) 和 Messenger 能以不打扰 L1 的方式进行跨链部署。由此,MAP Protocol 是业内唯一具有可证明去中心化安全、能通过独立自验证特性的轻节点即时链通所有 EVM 和 non-EVM 的跨链技术项目。对开发者而言,通过 MAP Protocol 跨越到其他链的开发复杂度大大降低,也无需担心安全问题,利用 MAP Protocol 提供的 SDK 和其他技术支持就能轻松实现全链互通。

提供了性价比的持续优化

MAP Protocl 只收取其 Relay Chain 的 gas fee,并正在通过零知识证明 (ZK) + 轻节点 (light client) 的跨链验证方式进一步优化数据验证成本,减少需要支付的 gas fee。这一高性价比方式将会大幅降低用户的使用费,也为通过 MAP Protocol 建立的全链应用带来更强的成本优势。

100% 中本聪共识的区块链级别跨链技术验证,最小化作恶可能性

MAP Protocol 上的轻节点为链上布署的智能合约,具有独立自验证的特性,两个链间消息传递程序 Maintainer 和 Messenger 也都以独立程序的方式存在于链间。整个验证过程不依靠任何链下数据验证,也不依靠任何第三方特权角色,是一种完全可证明的去中心化跨链机制。轻节点、Maintainer、Messenger 三者相互查验,全方位确保跨链验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从机制上杜绝了 Messenger 和 Maintainer 作恶的可能。

项目层面

全链数据、全链 NFT 流通的先行者

MAP Protocol 支持各 L1 数据以链上预言机 (On-chain Oracle) 的形式全链流动,相比于当下不同区块链数据流通主要依靠的链下预言机 (Off-chain Oracle),链上预言机的数据能提供防篡改、可证明安全的跨链数据,确保数据的精准性;同时,链上预言机还能防止特权角色的存在,避免预言机的潜在安全风险以及链下预言机证明数据二义性的问题。MAP Protocol 全链 NFT 的方案不需要以「铸造 + 销毁」的方式转移 NFT,而是从所有权和使用权出发,对 NFT 进行「分身」来链通全链。我们认为 MAP Protocol 团队在全链数据和全链 NFT 上的创新将为 DID、链上衍生品、灵魂绑定代币、GameFi 等带来范式转变。

积极推动全链生态和全链 dApp 的建设开发

MAP Protocol Labs 正在筹备一系列面向开发者和社区的活动,积极扩大全链概念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MAP Protocol 帮助开发者覆盖的生态中不仅包括了以太坊,还包括了以太坊的 L2 以及其他所有繁荣 L1 的用户和资产。对于起步期的 dApp 而言,如果能通过 MAP Protocol 实现全链部署,它们能获得更大成功的几率;对于成长期的 dApp 而言,它们则能获得二次增长,提升产品使用率。

02 背景

何为跨链、多链

在了解什么是跨链和多链之前,我们先谈谈区块链的互操作性。

区块链都是一个独立的账本,各个区块链之间拥有不同的共识算法、数据结构、安全算法、账本类型,相互很难通信。互操作性则是允许不同的独立区块链积极地相互通信和交互,让用户可以将信息、元数据和资产从一条链发送到另一条链上。

跨链就是实现不同区块链互操作性的重要手段,用户可通过跨链将资产、元数据从一条链转移到另一条链,不需要任何中介。 多链是多个区块链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但在主流区块链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即便多个链互通,整体区块链生态也还处于割裂状态。虽然当下跨链项目繁多,但不断发生的跨链桥被盗事件,让跨链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备受质疑。因此,跨链和多链都无法真正解决区块链的互操作性问题。

多链新形态——全链的必然性

为解决跨链和多链下的困境,一种被称为「全链」 (Omnichain) 的互操作形式应运而生。全链是多链的未来,让不同区块链上的 dApp、协议和用户可以无感无缝交互,是让 Web3 实现增长的关键。这一新多链形态产生也有其必然性:

L1 生态的发展

人们对 L1 生态的预期受市场周期影响。熊市时,人们往往更加悲观,认为能存活的 L1 只有以太坊;牛市时却又异常乐观,认为一个应用都可以独占一方。但从过去两年的各大 L1 的 TVL 数据来看,多链并行才是未来区块链发展的态势。

各公链 2020 至 2022 年 TVL 对比:蓝色部分为以太坊 TVL

由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和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9 月各大公链的 TVL 对比量可以看出, 虽然以太坊 TVL 总量总体仍然保持第一,其他 L1 的 TVL 总量已经有所增长,尽管暂时在资产价值上无法成为以太坊「杀手」,但以太坊外的 L1 生态会继续逐步发展,如 BNB Chain 上的应用服务数量、日活用户量已经超过以太坊。随着新的公链不断诞生, 能兼容 EVM 和 Non-EVM 生态的全链生态将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dApp 增长的困境

根据 DappRadar 的数据来看,目前一共有 12670 个 dApp ,由于以太坊的拥堵和高额费用,将近四分之三的 dApp 都选择在例如 BNB Chain 这类更轻便、费用更友好的公链上发行。但是,以太坊上拥有最多链上用户和资产,非以太坊发行的单链 dApp 仍然希望获得以太坊和其他链上多元的用户资产资源。而如果它们选择多链分别发行,dApp 则会面临多链资产不互通、多链账本分裂的问题,同时用户也会因为繁复的多链地址和高昂的 gas fee 望而退却。

全链则是多链并存格局下 dApp 的最佳增长方案。通过全链链接, dApp 能够接通所有区块链上的用户和资产,多链账本不再割裂,整个 dApp 运营也会更有序;同时用户体验也更佳,可以在多个 L1 间无缝无感地切换。

以太坊的计算瓶颈

从计算机历史看来,任何单一的计算体都有计算顶峰的瓶颈。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一台计算机如何提升计算能力,都无法承载超过其瓶颈值的运算。作为「世界计算机」的以太坊在未来的分片后有望进一步提升计算容量,将 TPS 提升到 10 万,但其计算瓶颈仍然存在。要让所有的用户和产品都步入 Web3 ,以太坊和其他公链一起拓宽整体计算容量才是最佳策略。

Web3 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随着链上用户的不断增加,以及更多机器人和智能设备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交互;或者更进一步,如果 Web2 用户都迁移到 Web3,并享受在 Web2 的同等交互速度,那么整个 Web3 需要的 TPS 可能是几十亿次。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众多的 L1 一起承载,由一个类似于 Web2 领域的云计算架构进行算力云分配。届时,基于全链的网络如 MAP Protocol 就会起到云计算均衡器的作用,对于 dApp 的交易请求在各个区块链上完成计算资源的无缝分配。因此,全链方案在长远来看有着更大的应用价值。

主流跨链通讯方案

在分析全链之前,我们先对全链的基础——跨链技术,做一个基本了解。作为一套分布式账本体系,区块链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无特权角色存在,核心方式就是用链式结构将账本进行记录,保证结果是可溯源且不可篡改的。跨链的核心则是账本对齐,以下为账本对齐的三大方案:

  • 此处对去中心化做一个定义:采用中本聪共识、区块链式结构进行分布式账本确认,而非由「密码学传统安全攻防机制」保护下的特权角色进行账本确认。

中心化:多方安全计算

多方安全计算 MPC 即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是一种密码学领域的隐私保护分布式计算技术。采用这一跨链验证方法的主要代表有 Axelar, Celer (cBridge)、Multichain、Wormhole、Thorchain。

在 MPC 跨链方案中,项目方指定的若干角色组成的固定或定期轮换的见证人,作为跨链有效性的最终确认方。这意味着,如果黑客攻入见证人服务器,便可偷走所有跨链锁定的资金,亦或项目方监守自盗取走相关资金。由于无法消除特权角色的存在,整个验证过程便无法完全规避作恶风险。

门限签名(MPC)示例图

MPC 方案有很多的变种,比如门限签名,或在 MPC 签名节点进行 Validator 轮换机制,但这些都无法改变 MPC 的本质:一种中心化的密码学方案。根据 Chainalysis 今年八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跨链桥攻击被盗金额占 2022 年被盗加密货币总数的 69%,损失达 20 亿美元,使用 MPC 跨链的项目则首当其冲。

类中心化:预言机

预言机是链接链下数据到区块链上的链外基础设施。类中心化的跨链方案中,预言机被广泛运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 LayerZero:LayerZero 采用了 Relayer 中继器和 Oracle 预言机进行跨链传输和有效性确认。


Oracle 在 LayerZero 的运用

具体而言,LayerZero 运用的是 Chainlink 节点和社区搭建的 Relayer 中继器相互验证的方式来确保跨链安全性,但其白皮书中也提到了一种极端情况:中继器和预言机联合作恶。

尽管预言机和中继器独立工作能降低这种风险,然而中继器由项目方部署,选择 Chainlink 的预言机本质上也是在信赖 Chainlink 不会与项目方联合作恶。但是 Chainlink 节点与中继器 Relayer 之间合谋的风险概率是固有的,如果十亿次中发生一次,合谋者便可盗走该系统所有的资产。同时, 预言机的安全性也不够牢靠,例如 Chainlink 的节点在 2020 年九月就被攻击,导致至少 700 个 ETH 被盗。

此外,跨链验证要求数据准确,而预言机传送的数据具有二义性(Ambiguity),通俗来讲就是非精准数据,例如 2020 年九月,预言机 Pyth 出现了数据故障,报告的比特币价格比其他数据提供方低了 90%。这样的非精准数据会对 dApp 应用造成极大的困扰。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虽然 LayerZero 的设计中包括了轻节点,但这只是为同链验证数据的快速性(下一点中将进一步解释轻节点),其轻节点并非跨链验证角色,而是具有二义性的特权角色——预言机。

完全去中心化:轻节点之间跨链验证

轻节点即 light client,是比特币白皮书中论述的 SPV 简单支付验证技术(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它以轻量级的方式,可以快速在整个账本中,验证某笔交易的合法性,具有「独立自验证」的特性,不依赖于任何特权第三方,或授权第三方进行合法性验证。 轻节点并不意味字面意思上的客户端程序,它可以是一个组件,也可以是一个智能合约。当下采用轻节点 (light clients) 进行跨链的项目包括 MAP Protocol、Cosmos,Polkadot 及 Aurora (Rainbow Bridge)。

Light client 技术跨链机制:以 MAP Protocol 为例

跨链验证时,通过将 A 链的区块头信息(包含 Validator 签名验证者集合信息),在每次 Validator 换届时由链间消息传递者同步更新到 B 链上的 A 链轻节点(该轻节点会内置到链底层或者以智能合约的方式部署到链上),这样 B 链上也拥有了 A 链的签名验证者集合信息。

如果有一笔黑客攻击的非法交易需要从 A 链跨到 B 链,除非其该黑客对 A 链进行整体攻击,否则这笔交易不会有效。在轻节点的设计中,黑客不可能获得 A 链 Validator 的有效合法签名,而 B 链也不会接受黑客发起的无效跨链请求。同时,部署在 B 链上或 B 链内的(A 链)轻节点 发送 Validator (A 链)签名信息的链间消息传递者无法写入假签名信息,因为每一届签名者集合,都是由上一届 Validator 集合三分之二签名授权通过的,此处若要攻击,就需要链间消息传递者对整个 A 链进行攻击,这在生产环境中是近乎不可能的。

  • 重点:与 Cosmos,Polkadot 及 Aurora (Rainbow Bridge) 不同的是,MAP Protocol 做到了可以覆盖所有 L1,而非仅仅生态同构链。

这是因为 MAP Protocol 做了如下重大创新突破:1) MAP Protocol 通过在 Relay Chain 预编译合约层内置各个繁荣 L1 的签名算法和 hash 算法让所有 L1 与 Relay Chain 成为同构链;2) 将 Merkle Tree 证明在预编译合约层的植入,将各 L1 的轻节点以智能合约形式部署到各个 L1 上,实现了轻节点之间的跨链有效性验证,但 Cosmos、Polkadot 无法支持以太坊等异构链。

MAP Protocol 轻节点跨链机制

03 产品和商业模式

MAP Protocol

MAP Protocol 是 Web3 的全链互操作协议,它的核心在于历时四年创新开发并部署的轻节点技术和 ZK 技术。基于轻节点跨链验证机制,MAP Protocol 在 MAP Relay Chain 虚拟机层以预编译合约的方式成功将各大 L1 签名算法、 hash 算法和 Merkle Tree 证明内置,让 MAP Relay Chain 与所有链达到了同构,同时又引入 zk 技术进一步优化跨链验证费率,减少 gas fee 成本。

简而言之,MAP Protocol 是市场上唯一能覆盖所有链、且安全性最高的全链基础设施。对开发者而言, MAP Protocol 大幅减少其学习成本和运营成本;对用户而言,MAP Protocol 既提供了区块链级别的安全,又减少了其使用费率。

MAP Protocol 由三部分组成:

1.协议层 Protocol Layer —— 全链通讯验证的核心

MAP Protocol 协议层是最底层,也是全链通讯验证的核心,负责跨链验证。这一层由 MAP Replay Chain 、各链布署的轻节点,以及链间消息传递程序 Maintainer 构成。MAP Relay Chain 虚拟机层以预编译合约的方式成功将各大 L1 签名算法、 hash 算法和 Merkle Tree 证明内置,让 MAP Relay Chain 就像精通各国语言的超级语言机器,通过 MAP Relay Chain 链与链之间就能相互沟通,这为各链互通打下了同构基础。

各链布署的轻节点具有独立自验证和即时最终性保证的特点,基于 MAP Relay Chain 的同构基础,轻节点交叉验证网络可以拥有相同的数据语言,能以智能合约的形式轻松地部署到任何对应的 L1 上,继而进行去中心化的跨链有效性验证。

Maintainer 是独立的链间消息传递程序,负责更新轻节点的最新状态,将各个链的共识层区块头(Validator 签名)信息,以交易形式写入目标链上的起源链的轻节点智能合约中,以此保障目标链上的起源链的轻节点与起源链的 Validator 信息一致。

拥有多种预编译合约植入的 MAP Relay Chain 在整个业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相比其他轻节点跨链技术方案,MAP Protocol 可以覆盖所有 L1。结合其独特的跨链通信组件,MAP Protocol 将会大大减轻数据跨链和资产全链自由流动的阻碍。

2.MOS 全链服务层 MAP Omnichain as a Service Layer —— 面向 dApp 开发者

MOS 层示意图

MOS 层是第二层,类似于面向安卓生态的 Google Mobile Service,为 dApp 开发者提供全链开发服务。该层拥有部署于各个区块链上的跨链资产锁定智能合约和链间消息传递组件 Messenger,开发者可直接利用这一层建立全链应用场景,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编译。这一层的智能合约都是通过 CertiK 审计的开源组件,dApp 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无需担心安全与开发成本的问题,由此节省全链的开发和学习成本。

3.全链应用层 Omnichain Application Layer —— 拓宽全链 dApp 生态

全链应用层与 dApp 全链生态的发展有关,MOS 层的全链服务能让 dApp 实现互操作性,同时协议层数据资产的验证网络可以推动 dApp 不断拓展其现有生态,由此实现各链互通的全链生态。

MAP Protocol 全链数据流通示意图

以去中心化衍生品和合成资产为例,目前二者受制于其他链上资产价格、数量的情况,通过链下预言机无法获取精准、及时的资产数据信息,所以流动性和用户体验都欠佳。虽然多链布署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一过程耗时费力,更会增加不必要的开发成本。而如果在 MAP Replay Chain 上完成布署,去中心化衍生品和合成资产就可以从 MAP Protocol 链上预言机上获得精准的多链数据,不再受制于数据流动的阻碍,从而轻松实现资产的全链流动。

类似应用场景还有全链 DID、全链借贷、全链 Swap、全链 GameFi、全链 DAO 治理、全链代币及全链 NFT,无论 dApp 的主业务合约部署在哪个 L1 上,通过 MAP Protocol 开发者即可轻松构建有能力覆盖所有链用户和资产的全链应用程序。

商业模式

代币经济模型 Tokenomics

根据 MAP Protocol 的合约设置,代币 $MAP 总供给量为 100 亿,根据 2022 年 11 月数据,总市值约 1.05 亿美元。根据 Coingeko 的数据来看,目前 MAP Protocol 公开市场流通盘为 20% 左右。

  1. 15% 为团队激励,该项目开始于 2019 年,团队代币 2024 年才会发放完毕,锁仓时间长于绝大多数项目。
  2. 21% 属于 Ecosystem DAO,没有锁仓且完全由社区决定代币使用策略。在 MAP Protocol DAO 的治理体系中,所有会影响到社区成员的决议都要先在 MAP Protocol 论坛上充分讨论并形成最终方案,最后移至链上由 MAP Protocol DAO 投票决定。
  3. 12% 为 MAP Protocol 基金会所有,用于 MAP Protocol 生态建设与 Web3 全链生态的拓展。
  4. 22% 为投资者和早期支持者所有。
  5. 30% 为挖矿奖励,发给保护 MAP Relay Chain 安全的验证者和链间更新轻节点状态的 Maintainer。

收费模型 Gas fee model

作为一个公共底层基础设施,MAP Protocol 只收取 Relay Chain 的 gas fee。 Oracle、MPC 等中心化机制相关的项目则收取与跨链金额相对应的固定百分比,对开发者而言,MAP Protocol 的收费模式是应用友好型。

04 融资和估值

融资

MAP Protocol 未进行任何一级市场融资,而是在默默研发 2 年后,直接在 Bithumb 交易所上市,因而缺乏知名资本背书。相比于此前通过 Stargate 爆火,后续获得巨头 VC 青睐的 LayerZero,MAP Protocol 并没有获得太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当然这与 MAP Protocol 还未完全推出底层并开始运行有关(该团队透露将于年底完全打通各个主流 L1)。

创始人之一 James XYC 曾谈到,MAP Protocol 推出时 Cosmos 和 Polkadot 风头正劲。MAP Protocol 团队当时与若干机构投资者进行了初步接触,几乎所有机构投资者都劝阻 MAP Protocol 放弃这一赛道,认为声势浩大的 Cosmos 和 Polkadot 在跨链上已经足够完备。所以,当时 MAP Protocol 团队放弃了向机构投资人寻求支持,而组织团队自筹资金着手研发。

现在看来,Cosmos 和 Polkadot 目前都被技术瓶颈和产品定位瓶颈掣肘,发展劲头有所降低。而 MAP Protocol 团队不断坚持寻找创新方案解决特权角色和无法链通所有繁荣 L1 问题,现在的确将目标转化为了现实,成功研发了一个基于 light client 跨链验证的、能覆盖所有区块链、面向开发者的全链 dApp 基础设施。

估值

对比其他跨链技术相关的项目方, MAP Protocol 当前市值正处于被严重低估的阶段。

05 团队

重技术的极客文化

同时,通过数据可以看到 MAP Protocol 创立于 2019 年,于 2021 年初上到韩国合规交易所 Bithumb。按其资本市场发展节奏来看,MAP 团队选择了将更多时间投入建设而非将时间消耗在面向投资人的表演中。同时,在其主网上线日期公布之前,在市面上少有其相关的公关宣传,这在当下浮躁的讲故事盛行的风气中是一股清流,也说明 MAP Protocol 团队有自己非常清晰的发展节奏。

从 MAP Protocol 完成极具挑战能覆盖所有链的轻节点跨链技术、对 Relay Chain EVM 层的多种签名和 hash 算法预编译合约植入,以及其庞大而周全的全链设计、Github 代码和正在进一步开发的 zk 跨链技术中,我们可以看出,MAP Protoco 团队是一个完全由极客工程师和研究员文化主导的团队,更多精力与资源都花在技术方面。虽然上币是 Web3 项目最直接的原生资金获取方式,但是机构投资者往往具有更好的合作伙伴的赋能,期待 MAP Protocol 团队可以更多的与机构投资者达成合作。

06 生态

主网与公链

MAP Protocol 在跨链技术中的突破性创新设计方案让各种区块链可以自由安全地进行互链,但这一方案研究和工程开发都极具挑战。历经将近四年开发后,MAP Relay Chain 主网终于在 2022 年 8 月底正式发布,而繁荣 L1 的跨链对接也将在年底之前完成正式上线,之后 MAP Protocol 也将正式开始运行。

MAP Relay Chain 已有众多知名 Validator 服务商加入验证,如 Ankr、InfStones、HashQuark、Citadel.One、Ugaenn、Neuler、Allnodes 。NEAR、Flow、Ploygon、Iotex、 Harmony 等技术硬核的公链的官方都对 MAP Protocol 的技术方案表示支持认可,也已与 MAP Protocol 对接。截止 2022 年 11 月份上旬,MAP Protocol 与 ETHW、以太坊 2.0、NEAR、BNB Chain、Klaytn、Polygon 的互链已进入测试阶段,并开始由 CertiK 审计,预计今年年底前上线;同时根据 MAP Protocol 路线图,Solana、Aptos、 Sui、 Iotex、Flow、Harmony、AVAX、Fantom、 XRP 等繁荣的 L1 及 L2 也将最晚于 2023 年第二季度内陆续上线。

目前看来,正在基于 MAP Protocol 技术开发的应用以 DeFi 类和 GameFi 项目、链上数据项目为主,以下几款应用为其较为代表性的应用:

应用

全链支付系统 (Omnichain Payment): Butter Network

Butter 的定位是 Crypto 领域的 Visa 或 Stripe 支付系统,旨在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无缝的去中心化全链支付新体验。以 Gamefi NFT 售卖为例,目前项目在收款环节因支持币种有限、跨链支付障碍而造成的营收损失在 30%-50% 之间,但如果能打通全链支付,就会大大减少这一损失。就像在法币世界,欧洲游客不用去专门兑换,而是直接用欧元银行卡就能在新加坡消费吃饭,而新加坡餐厅老板收到的是新元。

通过 MAP Protocol 提供的全链基础设施 Butter 成功构建了一套绝对去中心化的跨链聚合流动性兑换网络,配合面向 dApp 的支付产品,Butter 能全面提供去中心化支付基础设施服务,大幅提高 GameFi、NFT 售卖、去中心化钱包兑换的便捷性。

Gamefi 服务:Plyverse

Plyverse 是一个面 GameFi 产业的平台,同时为 C 端和 B 端服务。在 C 端 Plyverse 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去中心化 DAO 的力量,为 GameFi 玩家提供了一个对 GameFi 进行甄选和评级的入口,让用户选择 GameFi 时不再茫然。Plyverse 与南洋理工大学网络安全相关实验室合作,进行了安全评级,提供 NFT 交易、游戏代币交易等功能。在 B 端则为 GameFi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 SDK 钱包,这个钱包采用了 MAP Protocol 的底层,让 GameFi 可以轻松地实现全链覆盖发行。

链上预言机: SaaS3

预言机是区块链与真实世界的桥梁,但链下预言机是具有二义性的特权角色,不符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精神,也不能保证绝对的跨链验证安全和精准的数据信息。 SaaS3 的链上预言机方案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将现实世界的数据和计算通过去中心化、安全、无限制的方式传送到区块链的世界中。通过 MAP Protocol, SaaS3 可以链通各大 L1,让 L1 数据以链上预言机 (On-chain Oracle) 的形式全链流动,从而帮助 dApp 开发者将 Web2 的 API 轻松地布署 SaaS3 无服务器的运行体统中,链接到所需要的链上。

ENS 服务 :Unstoppable Domain

Unstoppable Domain 是一个 Web3 身份应用平台,致力于为人们创造独属自己的域名,方便 Web3 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数字身份。通过自己选择的一个词加上 .x 或 .crypto 结尾,用户就能获得自己在区块链上的域名 NFT,并作为普通用户名存储在自己钱包里。目前已有 UD 用户已注册超过 250 万个域名,其中 100 万个在以太坊的 L2 Polygon 上。

虽然铸造域名 NFT 的方式已经让 Web3 交互更流畅,但多链格局下单链域名的使用场景仍然较为局限,单个域名也无法满足用户的跨链需求。目前 Unstoppale Domain 正在与 MAP Protocol 展开研究合作,拓展 Web3 域名使用场景,让用户同时享有 NFT 域名的交互简易性和安全跨链的便捷性。

DID :Litentry

Litentry 是波卡生态中的去中心化身份聚合协议,旨在帮助用户在保持完整的隐私权与匿名权的前提下,聚合在 Web2 服务方、 Web3 各公链,及中心化存储数据的个人数据,将链上身份价值最大化。DeFi 信用借贷是 Litentry 的重要使用场景,通过在不同公链之间的相互登录、信用数据互通,用户可以选择同步自己在其他链的数据作为自己的信用记录。为加快这一场景的落地,MAP Protocol 与 Litentry 展开合作,建立跨链身份数据的互操作性,帮助用户打造自己多元的去中心化身份。

钱包 :BeFi Wallet

BeFi Wallet 是基于 MAP Relay Chain,面向 dApp、DeFi,以及 NFT 的多链钱包应用。通过 BeFi Wallet,用户不仅可以安全便捷地转账汇款,还能够直接存储或购买 NFT、接通 Web3 链游、登录各大 dApp。目前 BeFi Wallet 已经有超过 70 万的用户,平均日活用户 (DAU) 保持在 2 万以上。

DAO :Clique

Clique 是 Verse Network 推出的一站式 DAO 工具。通过 Clique,以太坊上的 DAO 和项目无需转移其代币,直接就能参与去中心化的链上治理,是 DAO 治理的创新方案。通过 MAP Protocol ,Clique 将会支持更多 EVM 链及其代币,并链通 Klaytn 和 BNB Chain,进一步拓展现有的社区和 dApp 生态。

社区

按语言地域来看,MAP Protocol 的社群较为国际化。其韩语 Kakao 社区有将近 1 万多人,英文 Telegram 社群有 3 万多人,土耳其社区 4 千多人,俄罗斯社区 3 千多人,越南社区也有 2 千人。总体看来,MAP Protocol 社区有较多英文、韩语、土耳其语、俄语、印尼语和越南语的参与者。以下为社区参与者的主要活动平台:

推特:MAP Protocol 推特注册时间为 2019 年,但推特活跃度在主网上线后才大幅提升。目前 MAP Protocol 推特有超过 10 万关注者,每一条推特影响力在 5% 以上。

Discord:MAP Protocol 的 Discord 社区今年才开放,人数目前还未到 2 千,但社区管理完善。由 Discord 设置来看,该团队应该后续会在 Discord 社区内发布一系列面向社区、开发者的活动,进一步活跃社群。

07 市场竞争

在跨链技术的应用上,MAP Protocol 选择的是全链领域,相比于比同样基于轻节点验证的 Cosmos 和 Polkadot,MAP Protocol 对 dApp 会更具有吸引力。这是因为 Cosmos 和 Polkadot 专属应用链,要求 dApp 自己搭建一个 L1,而 MAP Protocol 是全链基础设施,可以让 dApp 覆盖所有链的用户和资产。以下先对 Polkadot 和 Cosmos 进行对比分析。

Polkadot 和 Cosmos

此处将 Polkadot 和 Cosmos 并列来讲,是因为二者各种机制都非常类似:1) 都有一个发链工具,而发链工具产生的 L1 都是应用专属链;2) Polkadot 和 Cosmos 都只支持发链工具产生的区块链的跨链,要跨链都必须在 SDK,且二者中继链都不支持智能合约。

Polkadot 发链工具 Substrate: 来自 Blackchain Simplified


Cosmos 发链工具 Tendermint:来自 Cosmos Blog

作为跨链最早的代表,Polkadot 和 Cosmos 创立时,区块链领域的 L1 并不多。二者开发了自己的发链工具—— Polkadot 的发链工具是 Substrate,Cosmos 的是 Tendermint。利用发链工具,开发者很快就可以发布一条自己的区块链,这些 L1 在链底层内置跨链 SDK 后,通过 Polkadot 中继链或者 Cosmos Hub,就可以实现与其他同一发链工具生成的区块链的互通。通过这一发链跨链逻辑,Polkadot 和 Cosmos 已经吸引了许多开发者,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Polkadot 目前已有超过 100 个应用及服务,Cosmos 上有 263 个。

但是,主流 L1 无法与二者互链,Polkadot 和 Cosmos 上的 dApp 很难链通其他链上的用户和资产,同时二者也着面临操作性、便捷性的挑战:

  1. Polkadot 中继链和 Cosmos Hub 不具备图灵完备性,无法编译智能合约,这就意味着在资产跨链集合的开发者无法构建原生全链应用;
  2. 二者跨链 SDK 需要他链在链底层进行植入,同时其他异构链——也就是以太坊、BNB、Klaytn、Polygon、Avax 等其他非发链工具生成的区块链而言,需要主动修改区块链底层结构让其与二者同构,然后再植入 SDK 到链底层才能实现跨链。但修改底层结构是一件极其复杂的挑战,因此目前无任何繁荣的 L1 与 Polkadot 中继链和 Cosmos Hub 实现链通。
  3. 要与 Polkadot 中继链进行链通,必须将记账权交给中继链,也就意味着需要将安全交给中继链,这是其他生态繁荣的 L1 没法接受的。
  4. 对于 dApp 开发者而言,使用 Polkadot 和 Cosmos 需要先搭建一个自己的专属 L1,然后再将 dApp 部署在自己搭建的 L1 上。但搭建自己的 L1 不是 dApp 的核心需求,覆盖更多用户和资产才是。无论从开发成本、学习成本还是安全性来看,先建 L1,再寻求跨链链通其他链的用户资产的发展路径都不划算。

因此,Polkadot 和 Cosmos 虽然运用了轻节点 (light client) 跨链机制,也十分安全,但整体看来更像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内部生态体系,在真正的互链互通和拓宽 dApp 生态上做的并不理想。二者的设计结构和技术机制让其很难与繁荣的区块链如以太坊、BNB 进行互链互通。对 dApp 而言,二者虽然提供了便捷的发链工具,但没有真正解决其用户和资产覆盖度的诉求。

Aurora

NEAR Rainbow Bridge 跨链机制:来自 NEAR

在谈「桥」色变的今天,有一个跨链桥还没有发生过黑客盗币事件,这就是采用了轻节点跨链机制、基于 Aurora 底层构建的 NEAR Rainbow Bridge。尽管这一方案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安全性,但 Aurora 在连接性和便捷性上却略显薄弱。

目前 NEAR Rainbow Bridge 只支持以太坊到 NEAR 的跨链,不支持其他链和 NEAR 的跨链。就币种支持来看,NEAR Rainbow Bridge 支持全部币种由以太坊向 NEAR 的单向跨链,但只有极少币种能从 NEAR 向以太坊跨链。另外,由于 Aurora 缺乏 ed25519 预编译合约(MAP Relay Chain 已内置),从 NEAR 到以太坊的跨链方案采用了 Optimistic 模式,而非自动化账本对齐方案,一笔交易需要等待 4 小时才能完成跨链确认。

LayerZero

上文中提到,LayerZero 解决了 MPC 跨链机制中的问题,优化了跨链性价比,是跨链赛道中不可忽视的选手。但是,正如其在白皮书中提到那样,其跨链机制中的预言机和中继器可能有共谋风险。此外,超轻节点 + 预言机 + 中继器这一验证方法的安全性还无法证明:Max Planck Society 研究人员 Alexander Egberts 在报告中提到使用预言机就是「在去中心化上退两步」。同时,预言机的使用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预言机在数据投喂的过程中无法做到精准性,会给链上数据类应用开发造成极大的困扰;二是预言机在跨链数据传输过程中,异构链账本对齐验证存在工程上的实现障碍,无法支持异构链。在多链格局已成定势的今天,LayerZero 无法提供可证明的安全保障,在技术优势上很难打消 dApp 的顾虑。

但就市场融资来看,LayerZero 资本号召力非常强大,有 FTX、A16Z 等强力资本背书。据 DeFi Lama 十月数据显示,LayerZero 生态跨链稳定币兑换应用 Stargate 的 TVL 已经超过 4.5 亿美元。因此,对于 MAP Protocol 生态拓展而言,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08 风险

安全性

MAP Protocol 具有可证明的安全,也符合中本聪共识,在跨链验证中依靠独立自验证的轻节点,目前看来是跨链赛道中安全与性价比最佳的方案,但这一方案并不是没有被攻击的可能。如果 MAP Relay Chain 被分叉,这一跨链方案可能就会丧失安全。其次,作为 POS 机制的 MAP Protocol Relay Chain,Validator 可能会作恶。

但是 MAP Protocol 的完备安全设计可以防止这些风险。只要设置了可信节点,分叉安全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再看 Validator 作恶的风险,Validator 参与主网治理需要质押至少 100 万 $MAP ,而分叉需要超过 70% 的节点,在算力上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总体看来和所有 L1 公链一样, MAP Protocol 虽并非完全对攻击免疫,但 MAP Protocol 的安全机制是最完备的。

多链格局

多链角逐是全链基础设施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多链并存的格局无法持续,用户对跨链需求也会降低。不过实际来看,当前以太坊费用性能的问题还未能完全解决,并且新公链的火爆也已经培养了用户多链参与的习惯,我们认为多链格局不复存在的可能性还是极小的。

09 评价

Flow 首席开发人员 Bohao Tang 对 MAP Protocol 的全链拓展性做出如下评价, 「MAP Protocol 正在帮助 Flow 构建全链应用体验的基础设施,它具有跨链验证环节无特权角色和覆盖所有 EVM 链和 non-EVM 链的特点,我们认为它可以为 Flow 生态带来更丰富多彩的可能。」

南洋理工大学网络安全实验室主任刘杨教授也认为 MAP Protocol 的全链互操作性相比去其他跨链方案更安全、兼容性更强,对 dApp 也更友好:

「MAP Protocol 以其成熟、新颖、稳定的跨链方案设计使 EVM 链与非 EVM 间可以进行安全、无缝的跨链通信与资产转移。相比 Axelar、Celer 等无中继链的中心化跨链方案而言,MAP Protocol 的中继链不但易于进行多链架构的扩展,也避免了超级管理员掌控链间通信的作恶风险。

相比使用中继链的 Polkadot 与 Cosmos 的去中心化方案而言,MAP Protocol 独有地加入了零知识证明方案,使用以智能合约形式存在的轻客户端对链间消息进行验证。这种轻量级的实现方式使异构链间不但不需要针对底层进行 SDK 嵌入与结构兼容,更能够保证链间消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使其能够兼容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并进行互操作。

最关键的是,MAP Protocol 创新的跨链设计,使 dApps 可以直接在中继链上进行开发并原生部署。通过对接各个区块链上的资产,使 MAP Relay Chain 成为了跨链资产与数据交互的关键组件,并有机会被证明为是跨链方案真正的未来。」

10 结论

我们认为 MAP Protocol 在跨链通讯方案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目前跨链赛道中是唯一能实现全链覆盖、达到 100 % 基于中本聪共识级别的区块链跨链验证、安全性最高的全链基础设施,解决了行业中跨链技术基础设施赛道一直以来存在特权角色、无法链通所有繁荣 L1 问题。

这都离不开 MAP Protocol 团队对区块链安全和数学层面的理解和创新,以及团队重研发、不浮躁的行事风格,为 dApp 提供了更安全、更省力、更高性价比、用户资源更丰富的全链生态,也为用户提供了更流畅、更高资本效率的全链体验。

MAP Protocol 全链基础设施服务将在 2022 年年底之前正式运行,作为一个独特创新、面向 dApp 的全链基础设施项目,MAP Protocol 的上线势必可以为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值得投资者和用户的期待和关注。

参考来源

“Episode 93: Light Clients & Zkps with Celo.” ZK Podcast, 10 Aug. 2021, https://zeroknowledge.fm/93-2/.

Team, Chainalysis. “Cross-Chain Bridge Hacks Emerge as Top Security Risk.” Chainalysis, 10 Aug. 2022. https://blog.chainalysis.com/reports/cross-chain-bridge-hacks-2022/.

Zarick, Ryan, et al. “LayerZero: Trustless Omnichain InteroperabilityProtocol.” https://Layerzero.network/, 26 May 2021, https://layerzero.network/pdf/LayerZero_Whitepaper_Release.pdf.

Nakamoto, S. (2008)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https://bitcoin.org/bitcoin.pdf

Caldarelli G. Understanding the Blockchain Oracle Problem: A Call for Action. Information. 2020; 11(11):509. https://doi.org/10.3390/info11110509

Egberts, A. The Oracle Problem—An Analysis of how Blockchain Oracles Undermine the Advantages of Decentralized Ledger Systems. SSRN Electron. J. 2017.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foresightnews]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19308()],著作权归属原作者[**foresightnews**],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3967 “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Jetzt anfangen
Registrieren Sie sich und erhalten Sie einen
100
-Euro-Gutschein!
Benutzerkonto erstellen